“二十四道拐”公路国家级抗战遗址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36年,是滇缅公路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援华物资经滇缅公路通过“二十四道拐”公路转运至抗战前线。“二十四道拐”公路也是中国远征军的必经路线,承担着为在缅甸作战的远征军运送物资的重要任务,保障了远征军的物资供应。2024年8月,“二十四道拐”公路两旁山体崩塌,持续垮塌的泥土石块滚落到“二十四道拐”公路,冲毁部分路面、挡土墙、排水沟,遗址面临损毁风险。
暗访组发现部分企业对船舶的维护保养严重不足,消防、救生设备老化破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贵州黔东南自治州剑河县柳川码头运营船舶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船体锈蚀严重。四川广元利州区“川广金车渡002”轮船舶消防救生设备配备不满足法规规范要求。吉林市“水师八十九号”轮部分救生圈老化开裂。江西新余市“牛郎号”轮后甲板消防栓锈蚀严重,无法使用。
针对烈士埋葬墓区英烈纪念设施保护不力问题,检察机关通过军地协作协助退役军人事务局制定科学修缮方案,推动烈士墓就地保护。引入全国人大代表参与评估监督,确保修缮工作既符合法规要求又延续人文情怀,成功打造集纪念瞻仰、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精神传承于一体的开放式红色教育基地,实现历史记忆保护与红色基因传承的有机统一。
2025年1月,深州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深州市院)接“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北杜庄村烈士埋葬墓区处于失管状态。初步调查后,同年1月13日立案。经实地勘查、询问相关人员、调取史料、召开圆桌会议等方式查明:北杜庄村烈士纪念设施存在维护管理不及时,烈士纪念亭底座瓷砖损毁、办公用房外墙面墙皮脱落等问题,与庄严、肃穆、清净的要求不符;烈士墓区保护范围狭小、周边环境较差,烈士坟茔低矮,无正式出入口,不具备瞻仰祭奠条件。同时,史料传承存在断层,战斗细节依赖口述,面临失传风险,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挺膺担当,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核心——率先倡导建立并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面对强敌巨寇,中国共产党是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指引全民族抗战一步步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就该遗址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其中在一份反映该遗址破损情况报告上的批示中明确要求,“应加强修护工作”。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
8月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国际贵宾。欢迎宴会前,习近平和彭丽媛热情迎接外方领导人夫妇,同他们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