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中,有欢庆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有渴望报国立业的壮志,有勉励家人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殷殷嘱托,有与外国友人分享家乡发展变化的由衷自豪……
家书中,梁正全谈到弟弟们回到祖国的境况,言辞里满是欣慰。得知梁耀西受政府供养求学、生活,他殷切叮嘱:“这是十分荣幸的事,希望弟弟要自爱,努力积极去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力……”对于在家乡务农的弟弟梁耀基,他热情鼓励:“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劳动也是顶光荣的。劳动创造一切……在生产中争取做个模范。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共同奋斗。”
“中国人能近代化吗?”抗战时期,有学者发出痛切之问。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新中国蓬勃发展的万千气象,早已作出了无比坚定的回答。当中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当“诸路皆走不通”的迷茫变成“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道”的自信,历史前进的路径愈发清晰——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将以350余人的阵容,带来3部作品: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威尔第歌剧《奥赛罗》(音乐会版)、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音乐会,展现纯正的“巴伐利亚之声”。
新中国成立后,这份乡情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有人省吃俭用,往家乡寄钱寄物,在资助家人生活的同时,支持家乡建设学校、医院、道路;有人不辞辛劳,在海外奔走呼号,通过各种形式宣介祖国的发展变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认识这片土地……他们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但赤子情怀如此浓烈真挚。
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香港和澳门街头装扮一新,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五星红旗与港澳区旗迎风飘扬,祝福标语和庆祝海报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港澳特区政府与社会各界携手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优惠措施。
今天,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寄回的一封封家书、落地的一个个项目、国际舞台上的一次次发声,都是海外侨胞对祖国的深情延续。山海难隔,侨心永系。(记者 徐令缘)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构成了中国奇迹的核心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