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2025年7月举办“山海共融 和合共生”——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在51所高校推广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组织开展“百场万人”主题宣讲等活动3800余场次,培训党员干部3.8万人次,完成《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辽宁卷》编纂,建立12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制定相关指导意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评选命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进基层活动,打造“红色家园”城市民族工作品牌,依托“三项计划”开展“民族地区青年交流互学”等活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有力推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扎实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在丹东开展国家民委设立的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试点、推进边境“五个共同”长廊试点建设,打造全国首家“边疆特产销全国”体验店,建设了82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媒体以“擦亮边疆幸福底色”、“兴边富民幸福绵长”等主题21次宣传报道辽宁兴边富民工作。
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吴广宇说,海南货物、人员、资金、数据、运输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跨境自由便利流动届时有望全面升级,“数据将成为打通全球商贸的关键要素”。(完)
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的睡眠专科医生?陆林谈到,首先要求医学生完成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并完成内科、神经内科或精神科中任意一个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打下坚实的临床基础。随后,进入睡眠医学专科培训阶段,在认证的多学科睡眠医学中心进行系统轮转,必须深度参与睡眠呼吸障碍、失眠与昼夜节律障碍等所有亚专业临床工作,并熟练掌握核心临床技能。最终,通过严格考核,才能成为一名能够独立负责、管理各种睡眠障碍的专科医师。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龄前儿童保证11小时睡眠,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然而,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睡眠平均时间分别仅有7.65小时、7.48小时、6.5小时。
9月21日,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的“见证优质睡眠的力量”2025年中国睡眠医学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多位院士、学科带头人与国际学者齐聚一堂,一系列失眠治疗的新数据、新方法、新举措发布,旨在促进国民睡眠健康,助力健康中国新格局。
该中层进一步指出,短期内研发阶段的飞行可能会要求更严谨、低调,同时无论是标准类、运动类还是无人机的适航情况,都会要求项目方严格按照局方当前的管理要求执行。
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常见的睡眠相关呼吸疾病,表现为夜间打鼾、呼吸暂停和频繁觉醒。黄志力介绍,OSA与肥胖、吸烟、饮酒以及家族遗传密切相关。“很多人以为打呼噜代表睡得沉,但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睡眠障碍。如果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