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学校,转专业并非高不可攀。灵活宽松的转专业政策背后,并非鼓励所有学生盲目追求热门,而是为了留出更多持续探索和发展自我的空间,让学生找准兴趣结合点,从而提升专业学习与生涯发展的匹配度。学生确有实力,无论转哪个专业,都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在这种情况下,尝试一下转专业未尝不可。但不同的专业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一定要充分考量自己是否符合这些要求。
财政部副部长 廖岷: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对学生而言,转专业虽然提供了专业学习“再选择”与“再赋能”的机会,有助于提升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转专业后客观存在的问题也会为本科学习带来诸多挑战。
广东气象部门预计,“杨柳”将于13日中午前后在台湾登陆,并将于13日夜间至14日凌晨在福建南部到广东东部一带沿海再次登陆。
民族之魂,同仇敌忾赴国殇。走进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大厅中央,抬头看到“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的牌匾高悬,牌匾之下,是令人血脉奔涌的全民抗战图景:农民抗日协会在参军、支前、生产一线扛鼎;妇女抗日协会送子送郎参军,做军鞋、护伤员;青年抗敌协会活跃在宣传、治安和学习前沿;商民抗敌协会支援物资、平抑市价,守护民生命脉;佛教抗敌协会在宗教场所传递抗日信念;儿童团稚嫩而坚定地站岗放哨,琅琅书声与抗战歌声在街巷回响。在图景的背后,我看到了阿訇李叔度脱下长袍拿起枪,带领回民游击大队屡建奇功;达浦生远赴海外揭露日军暴行,广泛凝聚国际力量对抗日的支持;汉族农民朱二先生用亲子作保,救下新四军伤员,演绎“舍子救英雄”的壮举;贺飞霞烈士面对酷刑坚贞不屈,用生命诠释“不落的彩霞”的担当。这多维立体的组织网络,正是毛泽东“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统战策略的鲜活样本。这些故事也印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里,一直蕴藏着团结御侮的基因。
1934年开始记日记并非偶然。这一年,李亦怀开始独当一面主持浙江地方银行温州分行的工作,成为这家银行的实际掌舵人。“这是他事业的崭新起点,”吴敏超分析道。李亦怀是李辅燿三子,从小在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后又接受新式教育,先后考入长沙雅礼大学、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就读。1927年开始,李亦怀在江西南昌裕民银行任职,后又到杭州工作。1932年,李亦怀到浙江温州组建浙江地方银行温州分行,担任该行经理前后长达15年。日记写到1947年2月下旬李亦怀离开温州时停笔,涵盖了他经理浙江地方银行温州分行的大部分时期,跨越全面抗战爆发前、抗战期间和战后。
今年依然如此:首次推出上海展览中心和上海书城“双主场”,首次发放上海书展惠民优惠券,新设“旧书新知”全国邀请展,首次在户外开设“阅界夜市”,首开乌镇分会场联动景区,首设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展销区,首次将人工智能与图书内容转化相结合……
8月上旬,内蒙古举办“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两岸摄影家采风活动,两岸摄影家代表齐聚赤峰市,用光影记录辽阔草原风光、多彩民族文化和历史悠久的红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