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桐乡,一家开了20多年的老牌服装公司最近开始进攻新赛道——针织文创。货架上的毛线娃娃有的穿着巴掌大的针织毛衣,有的套着针织蓬蓬裙,格外惹眼。五颜六色的毛线在“00后”设计师手中,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小物件。
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丰厚滋养。时代考题常出常新,对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作风形象都有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创新理论是一个思想宝库,其中既有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又有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皖浙两省探索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新安江模式”,从“一水共护”走向“一域共富”;坚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思路、找方法,江苏苏州用人文与经济“双面绣”,绣出新时代的姑苏繁华图……这些事例充分表明,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才能发自内心认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同时精准把握政策取向和尺度,狠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从规模实力上看,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同比增长2.3%。私营企业数量突破5800万户,同比增长5.2%。从创新能力上看,2012年以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由62.4%提高至92%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特别是一批民营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先机。例如: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宇树H1人形机器人赢得冠军;以宇树科技、深度求索(DeepSeek)、强脑科技等为代表的系列高科技企业异军突起,改变了全球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发展格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潜力不断释放,2024年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一批科技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全球瞩目的突破性成果。从社会贡献上看,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线下到线上,甘肃积极打造“互联网+普法”模式,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开展网络普法,让人民群众在“指尖上”就获得法律知识,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据报道,金永福在谈话中称,十多架美国空军F-35隐形战斗机飞抵韩国国内美空军基地,参加“乙支自由护盾”演习。这一事实让人不难理解“乙支自由护盾”演习目的何在。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为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出一系列举措,为就业双方牵线搭桥,实现精准对接。对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建立实名台账,主动联系了解他们的求职意向和需求;密集举办百日千万招聘、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金秋招聘月、国聘行动等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岗位信息;聚焦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以及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优先推荐岗位、优先组织培训见习、优先提供职业指导,做到“一帮到底、不落一人”。
内外贸一体化推进,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国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前7个月进出口实现3.5%的增长,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5%,占比达到65.5%,其中对东盟、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9.4%和17.2%。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占比60%,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出口增速。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增长显著,中部六省增长11.6%,西部十二省区市增长10.5%。国内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前7个月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7.4%。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20.2%,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0.7%。数据表明,我国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