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多方协同,最终在原墓区投资20余万元,修建烈士合葬墓、新立纪念碑、扩建纪念广场,建成集瞻仰、教育、传承于一体的规范化烈士纪念设施,并将其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划定保护范围。对原有的纪念亭进行专项修缮,全面修复外墙,清洗加固碑体,严格依照管护责任协议进一步压实村委会日常管护责任,明确专人负责。在史料挖掘方面,精准确定85名烈士身份信息并备案,启动“为烈士寻亲”行动助力3名烈士遗属寻亲成功;整理英烈事迹印制成册2000余份供群众参阅。联合镇政府和宣传部门打造开放式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漫画展陈、事迹讲述等沉浸式项目,形成“史料研学+仪式教育+情感共鸣”的立体传承体系,确保纪念环境庄严、肃穆、清净。
8月24日,云南省大理市人民政府发布通告,强调各类违法违规进入苍山保护区开展的“采菌游”“研学游”“探险游”等游玩活动,给苍山生态保护及违法违规进山人员人身安全带来巨大冲击,要求进一步加强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8月31日从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获悉,第十六届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五环勋章挑战赛在北京市顺义区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举办,共吸引100支队伍500名青少年倾情玩转“双奥”项目,共享运动乐趣,感悟奥林匹克精神。
“二十四道拐”公路国家级抗战遗址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36年,是滇缅公路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援华物资经滇缅公路通过“二十四道拐”公路转运至抗战前线。“二十四道拐”公路也是中国远征军的必经路线,承担着为在缅甸作战的远征军运送物资的重要任务,保障了远征军的物资供应。2024年8月,“二十四道拐”公路两旁山体崩塌,持续垮塌的泥土石块滚落到“二十四道拐”公路,冲毁部分路面、挡土墙、排水沟,遗址面临损毁风险。
近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持续组织开展全国内河客渡运暗访工作,派出暗访组赴吉林、江西、贵州、四川、宁夏5个省(区)共23个市(县、区),对65个内河客渡运企业及船舶点位进行了暗访,发现部分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水上涉客运输安全意识淡薄。
1日至3日,高温范围缩小、强度减弱,主要影响江南中部和四川盆地东部,最高气温35℃左右;4日至7日,高温范围再度扩大,江南大部、江汉及四川盆地东部最高气温可达35~38℃;7日后高温再次减弱,江南中西部仍有35℃左右高温天气。
8月29日,在龙井市院推动下,市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各街道及乡镇政府共同召开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联席会议,共同出台《关于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护工作的意见》,明确由市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街道、乡镇共同开展常态化保护工作,纪念碑所在乡镇和街道对村民开展英烈保护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加强村民保护意识,每个月对纪念碑进行巡查和清理,并将清理情况和纪念碑破损情况向民政部门报备。截至2024年9月10日,龙井市所有烈士纪念设施环境整治工作均已完成,烈士纪念设施周边环境恢复肃穆整洁。同时,龙井市院积极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联合龙井市第三中学共同开展“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祭英烈活动,厚植师生民族情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我国不断推进抗战遗址及纪念设施的系统性保护修缮,让遗址遗迹在铭记历史、警示未来中发挥更深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