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不同的颜色,对于我们来说有不同的含义,绿色代表作业能力比较空闲,黄色代表作业能力紧张,还有一种红色是代表作业繁忙。”郑州北车站调度车间青年突击队成员高歌说道。这套能够直观反映现场作业情况的系统,是郑州北车站运用的一套新型的达标评价系统。青年突击队利用该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收集现场作业时间,获取车站实时的运输状态,动态调整生产力,加快各工种作业衔接,确保调度指挥、调车作业等关键作业效率保持在高位,做到每列货车快解快编快发。自从这个系统上线运用以来,车辆在站中转时间大幅压缩,2024年列车平均在站中转时间为5.9小时,是建站以来最好水平。
对儿童、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残疾消防救援人员等旅客购买动车组车票优惠措施进行优化,将计算基础由公布票价调整为执行票价,是国铁集团积极顺应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实行的优惠票折上折措施,旅客将享受更多优惠,拥有更好的出行体验。
6月1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陈政高同志多位亲友处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部长、党组书记陈政高同志,因病于2024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我不怕吃苦,田间地头的科研艰辛都挺过来了!一碗加了炸蛋的螺蛳粉,就能让我元气满满。”谈起赴疆的规划,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王宜熊眼中闪烁着光芒。
据国际网球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网球报告》,2021年全球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口有8718万人,中国以1992万人成为全球网球参与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占全球总网球人口的22.9%。同时,中国网球场的数量也为全球第二,达49767个。网球教练则以11350人位居全球第五。
旅游规模的扩大得益于两国政策的支持。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俄两国元首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早在2012—2013年,中俄就互办了旅游年。2024年5月,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出席2024—2025“中俄文化年”开幕式,中俄旅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9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外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外国游客在华办理住宿登记、支付、通信、获得语言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度显著提升。两国航空公司还通过加密部分航线、提升航班频次以满足两国旅客出行需求。据俄方统计,2024年10月底至2025年1月底,中俄间固定航班执飞班次达4600余次,平均每周380余次。签证政策、入境管理、旅游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等一系列利好,令双向人员往来通道更加顺畅。
近年来,姚珩在带领上海侨界青年赴海外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地华社保留了南洋各界参与中国抗战的珍贵史料。
活力的背后,是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面对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多重叠加,铁路部门科学运用12306大数据,动态优化运行图。暑运期间,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同比增长8%。路网越织越密,选择越来越多,铁路发展织密“回家的幸福”,让“诗与远方”更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