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素有“面食王国”之美誉,当面粉遇上匠人的巧思与妙手,做出的面塑艺术品同样散发着独特魅力。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高平面塑”代表性传承人陈月娥介绍,她在传承传统面塑手艺的基础上研究了新配方,使面塑作品不开裂且保存两年之久。“这次带来的两个面塑作品,以古建筑和炎帝文化为主题,希望让更多人通过面塑艺术了解高平、走进高平。”
“峡江号子所唱内容常依水势情况而定,每到不同地方,船夫们还融入当地的风土和物产,展现峡江两岸民风民俗。”杜鸿说,纤夫船工把阅历和经验记录在峡江号子的唱词中,一边与大自然抗争,一边创作生存史诗。
采风结束时,缅甸留学生李文龙翻看着相机里的照片满脸笑意。他告诉记者,拍摄过程中最打动他的不是风景本身,而是大家一起体验、一起创作的过程。“开始时我用镜头找风景,后来发现镜头帮我找到了朋友。”
与会台胞、海峡两岸乡建乡创发展研究院理事吴正隆受访时表示,台胞参与大陆乡村振兴的侧重点从过去偏重硬件建设,逐步转向聚焦运营层面;如今,不少台湾青年正与大陆乡村携手,共同打造地方品牌。“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地方品牌的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收益,未来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吴正隆说道。
本届论坛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合作签约等形式,勾勒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未来图景。随着《河南倡议》推动培训模式创新、《郑州倡议》规范评价标准,以及19个省份技能生态链的协同布局,中国技能人才培养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共建,为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完)
新华社郑州9月20日电(记者王烁、吴刚)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变大,很容易令人生病。如何预防秋季高发病?中医专家指出,此时不宜大肆进补,而应先调理脾胃,为冬季打好基础。
普洱9月21日电(记者 刘越)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昆明局”)获悉,截至9月20日,中老铁路开行旅客列车超8万列,发送旅客超5900万人次,跨境旅客超58万人次,115个国家的旅客乘坐中老铁路旅客列车游万象、逛云南、看中国,逐步实现“从通到畅、从畅到快、从快到旺”的华丽转身,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推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政府搭建框架,居民提出真实的生活需求,商户用自主创新装点街区,规划师则用专业力量将各方想法落地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便民空间。“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再是纸上的蓝图,而是人人都能参与、都能受益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