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不缺国际和地区航线。2024年,乌鲁木齐机场累计运营定期客货运输航线共240条。其中,国际定期客运航线26条,与高加索地区三国与中亚五国实现全部通航,通航中亚航点数量为国内十大枢纽机场之首。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莆田就为国际知名品牌代工,众多国际品牌从莆田走向全球。出台产业规划、以市场为导向即时研发、引进智能生产线……从单纯比拼产能规模,转向深耕技术突围,“莆田鞋”的标签正在被重新书写。
二是“齐全”。我国已成为海洋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我国已经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15个主要海洋产业都是规模大、势头好,比如海洋水产品总产量已经连续36年稳居世界第一,老百姓餐桌上的海产品是越来越多了,蓝色粮仓建设成效显著。海洋油气成为增储上产的主力,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的70%以上。海空装备市场份额2024年占全球的50%以上,海水淡化工程规模现在已经超过每天290万吨,其中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建成国内首条全国产的海水淡化生产线。我国的海洋药物研发能力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自主研发的海洋药物占了全球已上市品类的28%,其中厦门市已经上市了全球纯度最高的氨糖药品。海洋能技术装备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浙江舟山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连续并网时间和发电量均居世界前列。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的1/3,海洋旅游2024年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邮轮旅游、海洋研学热度高涨,海洋变身“幸福打卡地”,碧海银滩已经成了金山银山。
为护航中国企业面向葡语市场“走出去”,横琴校区联合葡语国家及地区税收合作办公室共同编撰覆盖9个葡语国家、1个葡语地区、总计15万字的中国(内地)居民赴葡语国家(地区)投资税收锦囊,成为企业出海的“避险地图”。
近年来,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教育部更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设29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本科专业,如国际邮轮管理、健康与医疗保障、智能视听工程等。据统计,2024年度,全国高校新增本科专业点1839个。与此同时,也有一批专业被撤销。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加减法”,不仅让高校专业结构更趋合理,有助于破解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也显著提升了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天气预报称,本轮强降雨可能对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多重影响。公路基础设施方面,可能对地势低洼地区造成水毁灾害,严重时可能导致路基冲刷、桥梁垮塌;持续降雨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道路运输方面,强降雨将增加车辆碰撞、侧翻事故风险,山区、临水临崖路段安全运行风险明显增大,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和轨道交通淹水倒灌。水路运输和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也将面临较大安全压力。
在行业复苏、航空需求转旺的背景下,在国家持续释放红利、推动文旅发展的支持下,“航空+文旅”融合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大,以及240小时过境免签、离境退税等便利政策落地,怎样从航空旅客的角度出发,提升出行体验、满足旅客“诗和远方”的旅行期待,也是本次研讨会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