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除了保护好遗址,还需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比如夜游关城,讲好长城故事,让长城精神得以传承和延续。”台湾六旬媒体人王正平今年6月打卡了嘉峪关,他15日线上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吴博君一度绝望,坦言“只想等死”。所幸,演艺圈内的好友如刘德华、古天乐、薛凯琪等伸出援手,提供经济支援。2022年妻子受访时,提到吴博君大部分时间都只能躺在床上,每天都要翻身好几次,虽然精神压力很大,但仍维持乐观性格,对于外界的帮助非常感谢也感动。(完)
当然,这只是成果之一。今年上半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进出口规模仍站稳20万亿元的台阶。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背后支撑中国外贸底气的,正是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从日常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高科技含量的机电产品、高端装备,一应俱全。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其中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都超过两成。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化身“文明会客厅”,敞开怀抱,结合自身特色引进境外展览,让国人在“家门口”便可探溯庞贝古城的尘封记忆、欣赏文艺复兴的璀璨星光;同时,也积极迈出国门,将东方意蕴进一步带向世界舞台。唐三彩的雍容气度、青铜器的厚重礼韵、青花瓷的温润光华在海外掀起一阵阵“中国热潮”。2024年,我国举办百余个文物进出境展览。以文物为纽带,以展览为平台,中外观众由此开启了一次次融汇古今、跨越山海的文明之约。
侨批外观雅致、内涵深厚,也为文创设计带来灵感,其衍生的文创产品深受年轻人青睐。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最近上新侨批手账本和挎包,泉州市档案馆打造了“阿批仔”“小侨妹”IP以及系列周边,广州华侨博物馆近期推出侨批套色章供游客打卡集章。
研学首站来到同江湿地生态体验馆,一个个逼真的湿地生态模型吸引了俄罗斯青少年的目光,他们化身“生态小侦探”,通过沉浸式投影和互动游戏体验,直观了解三江平原湿地的独特价值,深刻认识到保护这一跨国界生态宝藏的重要性。在展馆前的萌宠乐园,俄罗斯青少年与羊驼、兔子等动物进行了亲密接触,通过观察和喂养互动,进一步激发了亲近自然、感知生命多样性的兴趣。
“很久以前,游子远行,都会随身带一抔故乡泥土,甚至放在鞋里;不管走多远,都会踩着故乡的土,寓意‘永不离故土’。”父亲讲述的“乡井土”故事,烙印在黎锦辉脑海里。他说,这次寻根之旅既是对家族记忆的重温,也是对文化根源的重新认识;血脉亲情,让他愿意今后力所能及回馈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