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又一重大全球性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为引领全球治理变革贡献的新理念,是对现行全球治理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和创新完善,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机遇、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纪宁说,目前中国青少年网球尤其是女子青少年网球,已经成为体育职业化和商业化领域一个风口。郑钦文夺冠能促进更多中国青少年加入网球运动。与此同时,中国网球训练场地和比赛场地硬件条件以及软件设施也在发生巨大变化,网球经济蕴含的巨大空间也随之逐步释放出来。
当这些影像再次被置于历史环境中观看时,它们可以作为记忆的凭据,记录战争的残酷,记录城市的温度,让历史不再空洞而抽象,对于感知1937年上海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开学第一天,河南漯河近40万名中小学生共同上了一堂主题为“80载勿忘记 向未来再出发”的思政课,课程通过舞台剧演绎、抗战老兵现场激励、新时代奋斗故事分享、集体诵读等内容,让学子们在感动与震撼中,点燃爱国情怀与奋斗理想。
2018年的青岛峰会上,习主席从儒家文化的角度阐释“上海精神”内涵: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他说,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
“‘上海精神’在当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上合组织大家庭各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政治体制,但强调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致力于向全世界传递促进和平发展、维护多边主义的信号。”印度主要财经新闻频道CNBC-TV18顾问编辑拉胡尔·希夫尚卡尔表示,上合组织、金砖合作机制等以全球南方国家为主要成员的国际机制,更具包容性,为人们带来新的全球治理视角,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双手提着满满3袋西梅的王佳荣,和记者分享她的“寻味之旅”。“这里的西梅口感非常好,果肉饱满。更重要的是,它营养价值高。我每次都是专门从潞城过来买,每次都买一堆,这次又是满载而归。”
仔细听下来,学员年龄跨度颇大,职业、身份五花八门,想学戏剧表演的理由也各不相同。学员金友兰是上海市精卫中心的心理治疗师,想通过体验戏剧表演,探究戏剧在心理治疗方面的作用。“90后”李勇兵刚刚裸辞了两个月,她喜欢话剧、舞台剧,mbti是infp,“希望有这样一个平台,释放自己的天性,让自己更加放得开一些”。龚女士则专门带了一个“痛包”来上课,她是演员朱一龙的粉丝,“想学习戏剧表演,跟喜欢的演员有更多共同话题”。“85后”李颖是一位全职妈妈,也是兼职美术老师,在报名日校课程前,她已经上了近10次夜校课,包括钩针课、顾绣、水墨画等课程。“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孩子去上幼儿园,时间就空下来了。”她这次报了《IPAD插画》《戏剧表演》两门课程,都在周一下午,“因为跟孩子接触比较多,平时也会演一些好玩的东西,来学一下,会让我的上课更加生动、有趣”。在现场的20多名学员中,市民林先生是唯二的男性之一,“我做了8年狱警,6年律师,平常喜欢看电影、舞台剧,之前一直路过市群艺馆,这次是第一次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