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正式出台,对政务数据的目录管理、共享使用、平台支撑等工作进行部署。目的是推进政务数据安全有序高效共享利用,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政务服务效能,全面建设数字政府。政务数据为什么要共享?如何实现共享?去年以来,国家数据局累计发布了70个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助力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政务数据“跑”起来,带来了哪些变化?全面建设数字政府如何给老百姓办实事?
2028至2030年,研发智能化火灾预测系统,林火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5%;建立覆盖全国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主导制定3至5项国际林火防控标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张楠:之前很多这种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叫“商量着看”,两个部门有一方有数据,一方有需求,可能需要有这种相应的沟通,有些可以成,有些可能中间还有一些阻碍,在《条例》这里面明确了相应的机制,把它共享当成了一个重要的基本工作来做,不共享的数据必须要有明确的原因,包括一些涉密、其他的一些原因,这样才有可能不进入数据共享的体系。
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双边处主任庄苏在讲话中表示,台山与圣若泽虽相隔万里,却有着共同的发展愿景。两市推进友好交流城市多领域深化合作,是中巴元首外交引领下地方合作的生动体现,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注入地方动力。总领馆将一如既往支持两市在经贸、科技、人文、教育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张楠:简单来说,我们在道路交通的层面,交通的拥堵、红绿灯的数据信息,我们把它进行更好归集以后,能发现一些规律。这些规律提供给另外的部门,提供给规划部门,未来的新增设道路城市的规划就会基于这些数据有更好的可能性。
“一条黄浦江,半部上海史”。黄浦江之于上海,是摇篮,是进行曲,是生命线。她孕育了上海城的兴起、见证了上海的现代化、蕴含着上海的未来。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以海量方志、年鉴图文成果作为支撑,以公开出版的《上海图鉴·黄浦江》(中英双语版)为蓝本,精选图文资料,直观展示黄浦江两岸城市面貌的历史巨变和上海港丰富多彩的历史景观变迁,展现上海如何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历史巨变,向英国伦敦当地嘉宾展示上海的历史底蕴、文化特色和当代发展成就,从而讲好中国故事。展览还通过一段黄浦江两岸历史变迁的视频,可视化、全景式呈现上海母亲河的沧桑巨变与永恒魅力。
聚焦网络正能量、人工智能、数字素养等焦点话题,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6月10日至11日在安徽合肥举办。你关心的“网络文明”,这里都有答案。一组海报,带你速览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精彩看点。
王兴兴说,无论是跳舞、格斗,还是端茶倒水、洗衣做饭,都是全身动作的一部分。他希望,通过AI技术让机器人能做各种全身动作,推动实现终极目标,即真正解放人类的生产力,尤其是让机器人代替人类从事一些辛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