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保护成效持续显现,野生动物与人类活动区域交织愈发频繁,因交通事故导致动物伤亡的“路杀”事件也随之增多。
为有效应对“后关键期”防汛工作的风险,各部门及地方政府要层层压紧压实责任,落实落细防范措施,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与紧迫感,积极采取行动。例如,交通运输部要求,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落实预警“叫应”机制和汛期公路“响应、巡查、管控”关键措施;水利部以强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体系“三大体系”为抓手,加快构建流域防洪减灾新格局;多地推广“预警-响应-复盘”闭环机制,将村干部、社区网格员纳入山洪预警“叫应”名单,打通守护生命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全国一盘棋,推动防汛工作从“应急抢险”转向“风险预控”,从“单点突破”升级为“全域协同”。
新华社昆明8月20日电(记者陈欣波)记者20日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了解到,8月20日5时40分左右,受强降雨影响,磨黑镇团结村乱石头村民小组突发泥石流灾害,截至20日10时,4名失联人员已有3人遇难,1人仍失联;1名被困人员获救送医。
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齐发力的生态效应下,产业的边界也在不断延伸。一个有力的样本就是,两三年前尚属“黑科技”的滑板底盘,目前在临港已经跑出了一家超百亿独角兽。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融则两利,合则共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旅游体验中得以传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文化熏陶中得以升华。当文化灵魂与旅游载体深度融合,必将展现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和辐射带动效应,能有效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活跃市场、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开创“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当前,我国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也是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文旅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更加凸显,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新时代的文旅已然成为大众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各地区各部门围绕文旅融合发展进行大胆尝试、有益探索与生动实践,在理念融合、职能融合、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业态融合、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旅游发展品位和文化发展效能显著提升,广大人民得以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品味时代之美。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和旅游产业属性不同、内在机理各异、运行方式有别,融合发展面临多重挑战考验,亟须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
中共迪庆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张卫东称,“香格里拉”一个孕育自迪庆、根植于中国、面向全世界的文化符号和品牌,是所有热爱生活、追寻和谐的人们心中共同的心灵家园。希望通过论坛的举办,让更多朋友关注和参与到建设和发展香格里拉的事业中,让香格里拉在新征程中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风采、实现新突破。
在晋江,纺织、鞋服产业年产值超4000亿元(人民币,下同),2024年外贸出口额达753.73亿元,同比增长6.47%。本土运动品牌361°的5G智慧工厂数智运营中心内,服装智能车间数据看板显示整个工厂的生产数据,企业智能化改造让生产效率更加高效;正在加速建设的安踏全球智慧创新产业园项目,将集合十余条智慧生产线,以及多个创新研发基础设施……
中国拥有悠久文化历史,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邮票题材宝库。王岳表示,现在旅游打卡特别火热,邮票也可以与旅游产业合作,“比如,在故宫、长城、兵马俑等景点设置专门的邮票销售点和集邮打卡点,游客可以购买与景点相关的邮票,加盖特色邮戳,收集成册作为旅游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