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期都是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高峰期,也是观察居民消费潜力、检验营商环境与政府服务能力的重要窗口。从今年来看,全国各地围绕提振文旅消费纷纷拿出“真功夫”:赛事、演唱会、研学游、避暑游百花齐放,消费补贴、门票减免、夜间文旅体验轮番登场,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多群体的文旅消费盛景。这是市场自身复苏活力的体现,更是政府精准发力、持续优化服务与营商环境共同作用的成果。
徐丽丽原本计划在今年安装空调,但考虑到成本,她将空调计划推迟到了年底。取而代之的是其他降温措施。目前,她已在公共区域和客房配备了高效风扇,提供清凉饮品和遮阳设施。
上海退休医生王凤灵,刚结束九寨沟旅游,准备乘坐D981次夜间动卧返回上海,“我们年纪大了,更愿意选择火车出行,我购票时工作人员推荐了这趟车,说从上海到成都后能直接转乘去九寨沟的动车,全程衔接顺畅。这趟车环境确实舒服,铺位宽敞,一路睡得安稳,去九寨沟玩得尽兴,回去自然还选它!”
“文化出海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无法一蹴而就,也不能满足于表面热闹。在接下来的访演中,我们将加强和当地的合作,把演出宣介做得更充分、更到位,让海外观众听得进、看得懂。”王晓平说。
见证了40多年来中比、中欧经贸合作的比中经贸委员会主席德威特(Bernard Dewit)颇有感触地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道。
暑假期间,成都至上海迪士尼、广州长隆、北京环球影城等线路受到亲子游青睐。“动卧出行体验比较舒适,孩子能睡整觉,下车直接玩,”成都游客张梓琳带着孩子体验到北京的动卧后赞不绝口。列车上的“深夜食堂”提供冷吃兔、钵钵鸡等川味小吃,餐车还设置了图书角,让旅途本身也成为享受。数据显示,四条动卧线路的亲子游占比达35%。
曾文莉说,“要发展网球经济和其他体育经济,我们要思考一下,是否已将体育产业充分市场化,运动员的商业价值是否已充分释放,对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的杠杆作用是否已充分发挥。”她表示,“我们应该为明星运动员的商业活动营造更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正如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所言,从“世运大篷车”到“票根经济”,再到可参与的“世运空间”,成都通过文化、惠民与城市体验的深度融合,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新活力。成都世运会口号“运动无限,气象万千”,正成为全球游客重新发现这座魅力之城的新起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