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场景,正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博物馆上演。当研学队伍涌向大学校园,深藏其中的文化瑰宝——从北京大学的考古珍品到武汉大学的樱花城堡,从南开大学西南联大纪念碑到首都师范大学“超过大英博物馆”的昆虫化石……都让高校管理者面临同一道考题:如何敞开大门,让这些文化宝藏真正拥抱社会?
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入口处,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为纪念馆扩建工程而创作的《冤魂的呐喊》等4组雕塑令人震撼。其中一座10余米高的大型雕塑《家破人亡》,表现了一位衣衫褴褛的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仰天呼号、悲痛万分。时隔数十年,两代雕塑家不约而同选择 “母子”体现同一主题,传递了怎样的情感表达?
“我们在国内卖得很好的几款机器人,在这里几乎无处安放。”擎朗智能创始人李通说。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
令李博楷流连忘返的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我国高校第一所现代化博物馆和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该馆副馆长曹宏告诉记者:“馆内现收藏有13000余件藏品,其中多为中国考古学各时期典型标本,如旧石器时代金牛山人化石,新石器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商代甲骨,山西曲沃天马—曲村遗址及晋侯墓地出土的铜器、玉器等。常设展览包括中国考古教学标本、考古成果等,展品主要来自北京大学旧藏和北大考古参与的田野发掘项目,并不定期与合作单位共同举办特展,所有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利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经过多方协调,区、乡两级城管部门及公安、学校、社区志愿服务队等联合成立志愿护学队,在校园周边常态化开展“护学”行动。“道路交通秩序改善许多,少了不守交规的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居民王女士说。
种质资源库野外调查采集方面,收集高黎贡山特有植物种质资源83种144份,其中采集种子34种51份。其中,首次在主峰嘎娃嘎普4000米以上区域开展种质资源采集,并首次采集到5000米以上种质资源;巨树种质资源首次采集到树龄1000年、树高72米台湾杉的种子;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项目滇桐系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高黎贡山继首次发现17株之后,目前已增加至近400株,成为滇桐数量最多、种群最密集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