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有些水果在此集散,有些水果则走向生产线。依托贸易优势,凭祥顺理成章地把农产品产业链延展至深加工领域。2024年,凭祥的落地加工企业数量达27家,其中18家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3%,完成行业产值14.08亿元。在这些企业中,盐津铺子颇有代表性。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各地还积极打造从早到晚的消费新场景,持续释放城市活力。福建泉州推出声光电沉浸式演出、非遗快闪等多项夜间活动,吸引大批年轻游客。7月以来,泉州已接待游客超过141万人次,同比增长14.8%。江苏苏州在金鸡湖畔推出系列露天音乐会,今年上半年,这里各类演出吸引观众超40万人次。在上海,文化夜游也持续升温,豫园花园日前首次开放夜游,园林内共设24景,选取了豫园部分馆藏书画精品,通过动态投影、装置互动等多种形式,给观众带来了独具一格的参观体验。
去年以来,中国对多个国家单方面免签。截至目前,中方已经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施行单方面免签;还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格鲁吉亚等国互免了签证。此前的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惠灵顿总督府同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举行会谈。李强表示,将把新西兰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希望新方为中国公民赴新提供更多便利。
破立并举,推动体制机制系统变革。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文旅融合,也应先立后破。“立”,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新业态新模式。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统筹协调,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合理统筹并高效配置文旅资源;培育产业生态链,积极探索构建多元投融资机制,推动文旅与农业、体育、康养等跨界融合,丰富产品新供给;建立包含文化传承效度、游客体验感满意度、生态保护力度等在内的多维评价体系。“破”,应破除发展桎梏,打破行业边界,改变以往治理惯性,消除资源内耗,摒弃短视思维,杜绝过度商业化乱象。以“立”面向未来、开创新的局面;以“破”破除文旅融合体制机制障碍,使文旅产业消除同质化竞争,实现由“物理叠加”向“化学反应”的蝶变。
利用生产要素优势,凭祥成功吸引了一批技术型企业入驻。凭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许文武表示,近年来,凭祥签约中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商声联智能设备等重点产业项目13个,新松机器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良维精密型电源线(二期)等产业项目竣工投产,为凭祥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凭祥要吸引更多新质生产力项目落地,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发展产业集群,实现跨境产业向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