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持续二十余年的“造镇运动”中,人们目睹了太多文化标本的异化:常德桃花源古镇斥资50亿打造“桃花源”,如今变成一座到处长满荒草的“空城”;陕西韩城古城曾因“拆真建假”被多部门通报批评;天水古镇斥近9亿元巨资开发却造成大规模的古迹破坏……在住建部公布的数百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部分却陷入“保护性破坏”悖论,我们不得不追问:古镇开发的初心究竟何在?
教育领域的参访重点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学生们首先探访位于校园图书馆内的嘉庚书房,通过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展览陈列,深入了解厦大创办人陈嘉庚倾资兴学、心系桑梓的事迹。随后,学生们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在校学生展开面对面深度交流。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系统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人文环境,注重整体保护与自然景观的协调统一,禁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以假乱真等行为。这些内容在政策文件中均有明确规定。
绿色能源转型是论坛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阿联酋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阿卜杜拉·努艾明认为,中国在绿色能源转型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以中国企业承建的阿联酋艾尔达芙拉光伏电站为例说,这一坐落于阿布扎比附近的项目是已建成的世界最大单体光伏电站,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领域重要项目之一,为成千上万家庭提供了清洁能源。“这一标志性项目如果没有中国和阿联酋的合作是不可能成功的。”
北京7月21日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1日宣布:经中欧双方商定,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24日访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会见科斯塔主席和冯德莱恩主席,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同欧盟两主席共同主持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完)
防川村党支部书记金雄介绍,近些年,借着边境旅游的热潮,素有“东方第一村”之称的防川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去年吸引中外游客超240万人次。俄罗斯游客谢尔盖表示:“这里风景优美且离自己的家很近,是理想的度假地。”
今天,我们邀请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系统解构古镇开发从过热到理性的转型逻辑。在张广汉看来,当25亿投资的大庸古城日均客流不足20人,当“假古镇”陷入空置与荒芜,这也意味着中国古镇开发正迎来理性转型的关键时刻。他表示,真正的古镇魅力在于文化基因的存活度与人间烟火,而非千篇一律的商业复制。拒绝“拆真建假”,挖掘本土文化,科学规划业态,让居民与游客共生共荣,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来到观音桥,确实感受到了重庆经济的繁荣和活力。”老挝资讯网副总经理杨芳说,在参观过程中,看到商场里丰富的潮流品牌,以及这些品牌都拥有自己的文创产品。这些,都让她感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