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明确了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提供者的权利和义务。一是实施数据身份标识制度。提供者按规定标注气象数据标识,添加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二是落实信息服务备案制度。提供者应向气象主管机构进行备案并接受监督管理;三是落实气象预报预警统一发布制度。提供者不得向社会发布和传播非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鼓励提供者研究形成的气象预报意见和结论提供给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制作气象预报时参考。如,推出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模型示范计划,风乌、伏羲等14个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模型参加实时预报示范;四是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明确气象主管机构、网信部门等有关主管部门监管职责,对轻微违法可以不予处罚;五是积极参与全球气象治理。通过世界气象组织(WMO)等国际平台分享中国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和治理经验和方案。如,今年6月在上海举办“人工智能赋能全民早期预警国际培训班”,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早期预警领域的应用。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进入技术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交织的发展阶段,既展现出赋能气象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带来诸如数据滥用偏差、算法黑箱和模型缺陷、预报结果不可控、虚假信息责任界定不清等前所未遇的多重风险治理挑战。缺位或滞后的监管将直接影响气象数据信息权威性和社会公共安全,加强敏捷治理势在必行。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针对有的年轻干部“实战历练不足、攻坚能力薄弱”问题,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优化“揭榜破难”全链条机制,以改革创新任务为“赛马场”,由任务牵头部门领导任导师,考评结果与任用晋升挂钩,激发年轻干部的能动性与干事热情。
新疆历史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叶尔羌河,因有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的高坝拦水蓄洪,如今在高峡之间有序流淌,美丽水面上跃起道道彩虹。
北京促进管理减排精细治理。持续巩固扬尘治理成效,通过开展监测、推送高值、督促整改等方式,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截至7月底全市道路尘负荷同比下降22.4%;加大施工工地基坑气膜密闭技术推广力度,新增1个项目,全市累计在17个工程项目中使用。聚焦夏季投诉举报集中点位,开展餐饮专项执法,综合运用热点网格、油烟在线监控等非现场手段,实施“一点一策”综合整治,600余家餐饮企业完成治理提升。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氨减排,定期开展项目进展评估和技术帮扶。
目前,第二茬贝贝南瓜正加紧种植,计划再种60亩,预计8月底可种植完成,11月份陆续成熟上市。贝贝南瓜的种植,不仅实现“一棚多种、一年多收”,提高土地效益,还有效带动3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