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8月16日)开始我国高温范围将扩大,陕西关中、黄淮到江南等地迎来大范围、长时间高温闷热天气,并可能持续至月底。高温环境中,出汗过多会造成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进而引发循环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出现热衰竭。中国天气网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中国天气健康气象协同创新中心推出防灾减灾系列科普之热相关疾病篇,第三期带你了解热衰竭的那些事儿。
上海博物馆馆长 褚晓波:从后台的数据显示,70%以上是来自上海以外的观众。主要的观众群体还是年轻人,我们也充分考虑到要让观众有地方休息,所以二楼的茶室是24小时对公众开放,为观众这种多元的体验和消费创设了这么一个新的场景。
据佛山市8月9日举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在本轮疫情中,佛山没有出现重症、死亡病例,已有超九成病例痊愈。临床上看到,基孔肯雅热病例均为轻症,主要表现为关节痛、发热和皮疹,根据临床特征统计分析,其发生比例分别为90.1%、83.1%、70%,65岁以上老年人出现肌痛、乏力、恶心症状更常见。
“因为近期气温较高,所以我在上课时会增加一些休息和喝水的环节,确保大家能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拳馆教练郭江称,对于不少都市白领而言,拳击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能有效燃烧脂肪和提高新陈代谢,同时也能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诊疗中心主管治疗师贺鹏鹏表示,目前,夜间健身热潮正成为西安都市生活的新常态。在气温较高时,民众可适当进行游泳、慢跑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果要进行攀岩、拳击、健身这类涉及到力量、爆发力的运动,应进行充分热身,避免出现肩袖、足踝、手腕等部位的损伤。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循序渐进、量力而为。(完)
2016年1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几年来,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四次以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贯穿始终。
8月17日08时至18日08时,内蒙古东部和西北部、东北地区东部、西藏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东部、云南西北部、华南南部和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内蒙古中南部、辽宁东部和南部、河北中部、天津中东部、山东北部和东部、云南西北部、广西东南部沿海、广东西南部和东南部沿海、海南岛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100~180毫米)。新疆东部、内蒙古中西部有4~6级风;南海中东部海域将有5~7级风、阵风8级,南海南部海域将有4~6级风、阵风7级,南海北部海域、北部湾、琼州海峡将有5~6级风、阵风7级。
线下消费表现更为突出,7月份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20.9%。其中,宁夏、广西、安徽、天津、河南等地是消费热度增长最大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