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参加《感动中国》录制时,郑钦文接受了央视新闻专访。那时,北京正经历“桑拿天”,接受采访前的几小时,郑钦文在户外球场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训练;采访结束,她又匆匆赶往下一个活动场地——郑钦文像一团永不停歇的火,在密集的行程中保持着惊人的能量。
“这种多样化的需求使得企业每年经手的品类超过5000种。”廖于德说,目前企业的客户遍布多个地区,北美市场占比约90%,工业产值高峰时达到2000万美元。
从一棵树苗的倔强扎根,到百万亩人工林海的碧波荡漾,塞罕坝的每一寸绿意都在诉说着奋斗的故事。如今,塞罕坝精神早已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正不断续写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
彼时德国在外交方面守拙而在工业与科技领域积极进取,德国工业4.0如火如荼;彼时德国“刀刃向内”的一面展现在处理财政赤字与债务时,德国恨不得将德语中“债”与“罪”的共鸣(德语词die Schuld同时有“罪责”和“债务”的含义)写进欧元区的财政纪律里。在欧债危机到难民危机、新冠疫情的跌宕中德国被认为是欧盟的“稳定之锚”,人们总能在有关德国的报道中找到“一枝独秀”“逆势上扬”“模范生”一类的语汇。然而乌克兰危机的吊诡之处在于,德国不仅没有了应对危机四两拨千斤的精准与稳重,反而费了很大力气让这场地缘政治危机延烧为德国的内生危机。
随着环保需求升级,许多创新成果瞄准了更高层次的精准农业。吉林大学科研团队展出的二氧化碳激光除草机利用AI视觉系统精准识别杂草,再通过激光“灼烧”,全程无需化学除草剂,迎合了对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需求。
在津西钢铁的焦炭料场,10个红外监测仪、2500个喷头正24小时待命。一旦识别到粉尘超标,立刻自动喷雾。十几年来,津西钢铁累计投入几十亿元,改造环保设施、打造智能化控制平台等等。十几年前不敢穿白衬衫上班的关胜学,如今坐在监控中心就能及时了解厂区的所有环保数据。
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策划制作“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纪念长卷——《江山如画》,选取习近平总书记曾实地考察过的湛江红树林、白洋淀、青藏高原等80余个地点,沿海拔线一路攀升,描绘新时代“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图景。同步嵌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文库”,立体呈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化、辩证统一的过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夯实‘三农’基础,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