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家认为,“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一方面聚焦人民需求,创新优质文化资源直达机制;另一方面,为基层博物馆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板,能够整合省内博物馆优质资源,密切馆际交流,加强区域合作。
郑州有一家老商场,30年前,有仪仗队在门口升国旗,姿容姣好的服务员在内厅弹古筝。30年后,商场重新开业,为了吸引年轻人,有“月老”帮年轻人相亲,还有夺冠就发钱的唱歌比赛。
要让学子投身西部,首先得让他们了解西部。“为啥都带着超大流量网卡?”暑期支教出发时,中南民族大学“石榴籽”志愿服务队指导教师李然好奇地问学生,答案不约而同:“西部的网络肯定不方便、总掉线。”她连连摇头:“刻板印象!你们到了,一定会大吃一惊。”
近年来,杭州明确要推进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建设,探索试点“零碳(近零碳)园区”,开展多技术、跨领域集成场景展示,将园区、工厂配建新能源项目和开展节能改造作为评价认定零碳园区、绿色低碳工厂的重要依据。
工资条显示,管月在职期间,每月工资中包含“竞业保密工资400元”。对此,法院认为,竞业限制经济补偿不能包含在工资中,只能在劳动关系结束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付给劳动者。
唐斌提出,应拓展职业空间,针对长期扎根西部的青年人才,制定业绩评价专业奖励、职称评聘专门通道、培训提升专项计划等,让广大青年感到“扎根越久越荣光”。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革命遗迹遍布全省,红色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深刻认识革命文物的重要价值,强调守护红色根脉,指出“历史文化、革命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相辉映,使浙江文化闪耀出更为夺目的光彩。这种文化传统,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千百年来始终流淌在浙江老百姓的血液之中,形成了浙江特有的文化精神和人文优势”“红色景点凝结着我党我军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政治、文化、经济等多重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特别重视红色资源保护和“红船精神”的弘扬。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把“红船精神”提炼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系统阐释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在习近平同志的直接关心下,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建设被列入浙江省重点项目。习近平同志2006年6月亲自为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奠基,为浙江锚定了红色根脉的源头坐标。习近平同志还从浙江革命历史文化和火热实践中凝练出了一系列宝贵的精神成果,肯定了蚂蚁岛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等,扩充了浙江的精神宝库。
走进劳工纪念馆遗骨陈列厅,时间仿佛骤然停滞。劳工的遗骸以扭曲姿态陈列于黄土之上。蓝色标牌上的字句讲述着他们生前遭遇的非人折磨:头骨击碎、铁丝捆绑、后脑有钉子、下半身遗骨、童工……角落处散落的一堆白骨,已无法拼凑出完整的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