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表明,赋能经济是保障发展权的根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统计报告》持续追踪全球进展,而中非合作在应对发展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展现出强大韧性与示范效应。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27倍,中国对非投资存量增长超80倍,中方协助非洲新建和升级近10万公里公路、逾1万公里铁路,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助力区域互联互通。
数据要素在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入正在推动文化资源整合升级与创新转化。2023年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专门提出要“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将“数据要素×文化旅游”列为12项重点行动之一,有关文物、古籍、美术、戏曲剧种、民族民间文艺等数据资源的开发、共享、交易流通,文化数据价值的挖掘以及保护治理等,都属于重点行动计划。“沉睡”的文物、典籍与技艺也可以转化为可深度挖掘、传承、利用的“活化数据”,例如故宫博物院将186万余件藏品打造成“数字文物库”,使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突破时空限制永久存续、实时显现;超过6500份的“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成为全球首个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云游敦煌”“寻境敦煌”变成超现实的体验。
数据显示,免签对入境游的促进效果显著。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此前表示,自中国对多国单方面免签以来,对入境游市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来自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
在贵州省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校史馆里和教学楼走廊上,可以看到不少印有先烈英勇事迹的宣传展板,1942年牺牲于滇缅抗日前线的柳树人是其中之一。
近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港澳区域赛举行,来自20多所高校的学生报名参赛。在人工智能与科技革命深刻重塑就业格局的当下,高阶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已然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大学生如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制度体系须长立,扎紧管权治吏笼子。将作风建设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及时固化为制度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围绕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特别是要聚焦作风建设的关键点、风险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使制度的篱笆越扎越紧、越扎越密,为作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近年来,彭泽县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工作重点工程、乡村振兴基础工程,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依托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中心等,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推广再生稻种植,进一步提高农田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