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助力民营经济组织安全“出海”。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国际商事法庭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健全诉讼和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着力发挥跨境商事调解职能,以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国际商事解纷机制,服务保障各类民营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适时发布当事人约定管辖、选择适用域外法的指导性案例。发布涉外商事审判报告和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指导“走出去”企业积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其依法合规经营。
东吴智库研究员、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李晶分析,要发挥赛事经济的真正作用,并实现流量价值的最大化,需要同时兼具社会影响力、商业变现能力、产业联动效应等三个维度。
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精神内涵、基本理念和相关规则融入人民法院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指导意见》全面总结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裁判规则,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致力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法律正确实施、统一适用,从总体要求、依法平等对待、引导守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25条意见。
浩然英雄气,塞乎天地间。“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揆诸中华文明浩荡长河,从孔子贵仁到孟子重义,从“粉骨碎身浑不怕”的慷慨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古老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精气神。
11.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准确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注重依法平衡保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发挥仲裁与诉讼衔接机制作用,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推动“一函两书”工作落实,引导企业规范用工,促推劳动争议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持续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发布典型案例,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发展。
16.依法纠正涉企冤错案件。依法再审纠正涉企冤错案件,对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是否符合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实施严格审查。及时发布再审纠错典型案例,坚决做到有错必纠、依法纠错。健全甄别纠正涉企冤错案件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台账,积极开展专项评查。加大上级法院提审和直接审理力度,完善指令异地法院再审制度,防止程序空转。加强对指令再审、发回重审案件的跟踪指导监督,着力提升裁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新型工业化浪潮呼唤“智”“技”融合的顶尖工匠。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加速迈向制造强国,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高学历人才不断加入,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大学生詹兆君入职联想合肥生产基地,从一线操作员干起,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薪资超过了很多同龄“白领”。放眼全国,越来越多的“詹兆君”正以精湛技艺和创新智慧,为夯实我国工业体系的质量基石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