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根经济”进一步活跃了商圈和“第二现场”。江苏南京、无锡、南通等城市纷纷搭建户外大屏直播观赛,线上线下互动消费同步提升。南京市66个重点商圈在7月5日当天销售额达3.4亿元,同比增长16.5%;无锡举办52个“足球夜市”,南通设立67个直播观赛点,累计吸引超过30万人次参与。徐州则打造以球赛为主题的嘉年华活动,结合本地特色烧烤、音乐演出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我两年前从首都医科大学毕业来到贵阳。那会儿就担心生活单调,没想到,这里的文化味儿真浓!就拿这青年夜校来说,人文艺术类课程多得挑花眼。”胡涛笑着说,“我的钢琴,就是在这儿学的。”
共和苑物业此前发给居民的《房屋原拆原建意愿摸查表》显示,居民若同意出资改造,须按成本价选择4个档位出资,包括3000—4000元/平方米、4000—5000元/平方米、5000—6000元/平方米和6000—7000元/平方米。以一套60平方米的房屋为例,产权人最高需支付42万元、最低支付18万元。许多居民,尤其是独居的老年居民表示难以承担这笔费用。部分居民对“原拆原建”改造具体如何实施,如房屋重建后的面积、户型等存在疑虑。
浏览了一遍展柜文物,周女士给父母当起了解说员:“这‘小粉炉’是原藏于南京博物院的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旁边是苏州博物馆的明代饕餮纹玉杯,那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清中期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都是平时见不着的宝贝!”
《浪浪山小妖怪》则走得更远,不是把取经人拉下神坛,而是彻底将西游取经设为故事背景,改弦更张选取整部《西游记》中难以计数的无名小妖为主角。借此叙述主角的转化,影片一方面承接原著,愈加深化西游取经一为成佛二为苍生的慈悲大义,另一方面也更加深入无数普通人厕身其中的时代肌理,为普通人立传。由此,进一步完善“西游宇宙”, 并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为主旨,再次尝试西游文化的当代演绎。
随着ReelShort、DramaBox等平台在海外市场快速布局,微短剧这一新兴视听形态正加速进入全球叙事体系。根据统计,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投放的海外短剧应用达237款,同比增长近四倍,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2.7亿次。凭借“快节奏、强情节、低门槛”的特性,微短剧在北美、东南亚、中东等地迅速扩张,推动全球内容消费习惯发生新一轮迁移。然而,在高增速背后,内容产能失衡、版权机制缺位、商业模式不稳等深层问题日益显现。微短剧若要实现可持续的全球拓展,必须从“爆款驱动”转向“生态构建”,在内容、机制与治理层面完成系统性升级。
这一失衡的根源在于,本地化内容生产链的构建存在高门槛,而相应的投入周期又难以与平台的快速变现需求相匹配。自制剧虽然具备文化适配性强、共鸣力高的优势,但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高门槛,成为国内企业普遍面临的现实阻力。部分企业尝试“国内拍摄+留学生出演”的折中方式,但产能规模和剧集质量仍难以大规模复制。微短剧出海缺乏海外稳定的本地化内容创作体系,以及从剧本开发到平台分发的闭环协同,长期下去势必将面临“用户增长快于内容供给”的矛盾,影响其商业模式的持续性与内容品牌的国际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