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欧合作平台建设同样成效显著。湘江新区正全力建设中欧国际合作示范区核心区,英中商业发展中心湖南代表处、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湖南)等平台纷纷落地“生花”。
从治理手段来看,2015年以行政化手段为主,重点为国有企业,政策见效快。此次以法治化、市场化手段为主,且强调规范政府行为,政策见效周期则更长。
香港《信报》社评指出,时隔四年再度发布的香港营商环境报告不妨形容为“浴火重生报告”。拥有“一国两制”独特优势的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有潜质成为各国投资者的“避风港”。香港凭着国际金融中心的“金字招牌”,必能再闯一番新天新地。
因此商会正积极发挥桥梁协调作用,从多个层面协助企业应对挑战。一是加强政策沟通渠道建设。二是提升研究和信息服务能力。三是推动多边合作与对外发声。四是促进企业间互助与能力建设。
自2020年建立以来,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致力于解决中希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共性技术问题,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与文明交流互鉴。在中希双方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实验室在激光清洗、高光谱成像、无损检测、数字化技术等多个方向取得突破,形成了“科研-装备-标准-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
“青年是传承和弘扬‘上海精神’的关键力量,有责任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徐晓表示,目前,上海合作组织青年交流营已成功举办8期,累计邀请1200余名优秀青年参加。各国青年应带头践行上海合作组织青年委员会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带头回应青年发展诉求,担当青年使命责任,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笃行者。
为以中希文保合作促进中欧文明交流互鉴,联合实验室在2021年举办“2021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学术研讨会”后,于次年召开“中欧文化遗产保护科技论坛——2022博物馆藏品保护研讨会”。不同于以往与希腊进行单独交流,此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来自英国、意大利、法国、荷兰、瑞士的专家学者,围绕纺织品、纸张、壁画、颜料、金属、建筑琉璃等文物保护与科学分析的新方法、新技术与新材料研究,多领域合作的博物馆藏品保护修复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两次研讨会吸引线上线下共计2500余人参会。此外,联合实验室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举办系列学术讲座9场,并通过网络会议和微信公众号进行直播。
5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5,处于高位。受美国暂停部分加征关税措施等综合因素影响,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有所缓和,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