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中国对多个国家单方面免签。截至目前,中方已经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施行单方面免签;还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格鲁吉亚等国互免了签证。此前的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惠灵顿总督府同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举行会谈。李强表示,将把新西兰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希望新方为中国公民赴新提供更多便利。
中国港口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推进。近年来,中国港口行业智慧化发展进入“快车道”,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逐渐应用于港口远程控制、无人集卡调度、堆场动态优化、靠泊计划优化等,支持港口作业效率提升。目前,中国自动化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已建和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一批近零碳港口加速创建。
国际能源署在最近发布的《2025年电力市场年中更新报告》中表示,受日本重启核反应堆、美国与法国核电强劲增长以及亚洲地区新建核电项目的推动,全球核电发电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到2026年,全球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将共同满足新增电力需求。该机构不久前发布的《通往核能新时代的道路》报告也指出,各国对核能的关注已达到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为未来数十年的核能发展奠定了基础。
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明星文创”则满足了观众“把文物带回家”的需求。早晨9点,无锡博物院门前的两条队伍,一队奔向展厅看“小粉炉”真身,一队冲到文创区抢购“小粉炉”冰箱贴。无锡站巡展期间,单日文创消费额突破40万元,带动了“盖章打卡买文创”的博物馆经济。
“村超”“苏超”等体育赛事的出圈,与近年来演唱会、沉浸式文旅等爆火有着相似的背景,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在虚拟网络遨游太久后,对真实连接、深度体验的强烈渴望。
作为一部“非类型化”的舞剧,《人在花间住》没有浓烈的戏剧冲突,也不依赖复杂的叙事节奏,而是在极为节制和温润的艺术表达中,以静水深流般的方式,唤起观众内心深处对亲人、城市、时间与爱的集体记忆。作品所呈现的“贴地而行”的现实主义美学,使岭南气质在舞台上更显内敛,也更具穿透人心的共情力量。中央芭蕾舞团首席编导费波担任本剧总编导,他一贯以温和细腻的视角观照社会肌理,从平凡生命中提炼动人的精神纹理。在本剧中,他与团队共同构建出一套兼具地方性与象征性的舞蹈语汇,尤其在《疍家女》《鲛人国》《白民国》等群舞段落中,主创团队提取民俗身体语言并加以抽象化处理,使岭南风物的现实质感与象征意味在舞台上并置共生。舞蹈风格融合芭蕾、现代舞、古典舞与民间舞等多种元素,展现出高度开放的跨文化创作视野。这一美学方向的形成,与主创团队多年海外艺术实践密不可分,也为本剧赋予了既扎根本土又面向世界的现代性特质。全剧的情感高潮出现在下半场母亲的独舞中。舞者以绵延流动的身体动作,完成了一次从现实走入幻境,最终化身为“花”的情感转化。这段独舞不再是关于病痛的哀歌,而是一种情感的复燃与生命的再次盛放。“每朵花都在等待被重新看见,正如每位母亲都在等待被真正读懂。”当母亲在舞动中如花般绽放,观众所看到的,不是记忆衰退的悲凉,而是生命尊严的凝视与爱的长久回响。
正值暑假,家人准备外出旅行。做攻略时,买门票、订酒店、找餐厅,一开始很让人“头大”。多尝试,显转机。有的电商平台上,门票与酒店信息同步推荐,订酒店时提示附近美食,还有的直接推出“景酒套餐”,“一站式服务”免了很多“选择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