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新时代特点,他们孕育于新时代,也反哺于新时代。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优势作用是统战工作着力点之一。中央统战部相关工作负责人解读,“新阶层群体不仅具有‘新’的特点,还有‘广’的优势,分布在大中城市、城镇社区,活跃在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寻美中国’让新阶层各方面的人才连起来、聚起来、活起来。他们通过参与其中,赢得了尊重和认可,找到了归宿和价值。犹如一条条小溪,因为‘寻美’,汇入了大海。”
一是新技术驱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催生了大量数字新职业、新工种。比如,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正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此次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新工种,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动画制作市场注入人力资源新动能。此次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还有之前发布的人工智能训练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云网智能运维员等,这些都是在新技术浪潮中应运而生的。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21日表态“不会辞职”, 但其执政前景已蒙上浓重阴影。日本是否将重演“十年九相”的政治循环?“少数派政府”又将如何应对内外交困的局面?采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解析石破茂政府的“跛脚”困局。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开放合作是时代潮流,中国坚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以和合共生的“中国主张”,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
青海将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视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甘肃认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注脚;西安和乌鲁木齐都表示,咸阳机场、天山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能助力西安、乌鲁木齐打造“一带一路”核心枢纽。
其中,全国林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较2023年增加2.4%;全国草原产草量较2023年增加3.4%,草原净初级生产力创2000年以来新高;全国粮食单产较2023年提升1.3%,再创历史新高;北方荒漠化地区植被长势较好,加之“三北”治沙工程的实施,防风固沙功能增强,易起沙尘土地面积较2023年减少2.3个百分点。2024年全国≥0℃积温较常年和2023年分别偏多9.4%和2.3%,降水量较常年和2023年分别偏多57.6毫米和82.7毫米,水热条件适宜,利于全国植被生长和生态改善。其中,草原和林区植被生态质量变化的气象条件贡献率为19.7%。
闵行区援滇干部,中共绥江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岗称,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沪滇协作以来投入逾2300万元,帮助提升“半边红”产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