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港澳各界参与国家建设。引导港澳各界紧紧抓住“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的重大契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推动港澳与内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以中华海外联谊会为平台,引导港澳同胞积极投身内地公益慈善事业、抗击疫情、赈灾救济工作,推动多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帮扶项目变为“看得见的实景图”,发挥积极作用。
一张处方笺,散发着关爱;一个听诊器,传递着温暖;一把手术刀,倾注着心血……他们是“最美医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德馨”为墨、以“技精”为笔,书写了敬佑生命的时代篇章。
今年4月,湖南正式签发的首批“湘林碳票”项目总面积为4405.16公顷,初始碳票减排量共计407776.9吨二氧化碳当量。省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按湖南省碳储量来说,“湘林碳票”发展空间还很大。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树木都可以纳入“湘林碳票”。“湘林碳票”对于森林面积、树种、增碳能力、固碳大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文化领域的数据要素,相比其他领域的数据要素而言,既具有客观性、非竞争性、可复制性、共享性、规模性等共性特征,又有强烈的价值导向性、历史传承性、审美多样性、情感共通性及其评估复杂性等突出特点。文化领域数据要素化的过程,一方面,是指各类文化数据转换为可量化、可交易的资产,能参与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通过技术手段和市场机制中介激发文化数据所承载的社会历史价值及其背后所潜藏的思想观念价值。这种双重价值属性,决定了文化数字化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就此而言,文化领域数据要素化的本质,是借助“技术+市场”的双轮驱动,推动文化资源从保护转向活化传承、文化服务从特定对象或区域转向普遍共享、文化管理从孤立存在转向互联互通,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文旅产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数据背后是居民文旅消费需求的充分释放,也是文旅产业步入新增长周期的强烈信号。
业内人士也指出,邮票行业目前面临两大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让邮票文化“破圈”,通过跨界合作(如联名IP、数字赋能)吸引年轻藏家;二是如何优化市场机制,减少炒作泡沫,让邮票回归“收藏+文化”的本质。否则,猴票的神话终将成为历史,邮票市场或将在代际更迭中逐渐边缘化。
被村民称为“大漠村医”的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阿尔乡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梁春荣,三十年如一日,只要患者需要总是随叫随到。靠着“预防别得病”“有病小钱治”“没钱也能治”这三副“药”,他成了村民们的贴心人。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改处副处长庄青松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最新介绍,围绕重点产业领域,临港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例如,在集成电路产业,最新推动了长电车规级封测、舜宇光波导等项目投产,引入盛合晶微、先导科技等龙头,产值在去年增长1.6倍基础上,上半年同比增长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