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和平、开创未来。8月15日,在辽宁沈阳,《正义审判——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史实特展》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展,系统展示了1956年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对45名日本战犯公开审判与判决的完整历程。在江西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人们聆听先烈们英勇无畏的革命故事,深刻感受到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激励着年轻观众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2021年9月,在陕西榆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下一步发展中,作为一种能源,煤的量要控制,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走转型升级这条路。”“煤炭产业发展要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样,就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如何才能走稳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创新的引领作用。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又给出鲜明答案,就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浙江等地一些服装鞋帽方面的民营企业从开始的来料加工到创立自己的品牌,进而引领国际潮流,不断做大做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几十年心无旁骛,一以贯之做这一行。实践告诉我们,坚守主业、做强实业,正是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创新突破,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加快智改数转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澎湃动能尚未充分激发,部分企业和行业领域粗放发展、低效内卷的顽疾亟待破除。面向未来,广大民营企业要坚定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聚焦“卡脖子”难题,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运用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决摒弃低效内卷,以创新跃升,靠转型突围,走质量立企、品牌制胜的发展道路。拓展国际视野,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融入新发展格局。工商联要坚持创新赋能和做优服务两手抓,持续开展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积极推动企业间联合攻关和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助力培育更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入开展“进企业、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活动,助推政策落实、加强助企纾困,更好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8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2月17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部分。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出版工作室的成立,将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在地域布局和融合转型上带来新的资源、新的契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教育创新活跃、市场需求旺盛的核心地带,借助大湾区的区位优势辐射更广泛的教育市场;在资源整合方面,依托深圳校友会与当地教育机构、科研院所、文化企业等建立紧密联系,获取前沿的教育理念、优质的作者资源和多元化的合作项目,为出版内容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完)
在医疗护理方面,城心养老实现了与医疗机构的深度融合。大家的家友谊城心社区近日引入了宣武中医院的住院床位,使长者在社区内即可享受住院服务,实现7×24小时生活护理与医疗保障的无缝衔接。杨宽认为,这种模式能够切实提升养老社区的综合服务能力。(完)
中国日报网8月15日电 综合美媒报道,美国政府持续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将本国农业推向系统性危机。从威斯康星州的玉米地到肯塔基州的大豆农场,一场由关税引发的危机正在全美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