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文旅产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数据背后是居民文旅消费需求的充分释放,也是文旅产业步入新增长周期的强烈信号。
记者了解到,本届书展立足图书展销根本,共吸引全国371家出版单位携16万种图书参展,大量重磅新书好书和读者见面。比如,中国出版集团的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南史》,湖南主宾省的《毛泽东文谭》《何以汉服:重新发现马王堆汉墓服饰》等。世纪出版集团带来近万种参展图书,并通过数字出版馆呈现AI技术在多个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如在书展全新上线的“尚古汇典·文渊阁四库全书AI+版”可以有效降低读者接触古籍知识的门槛,有助于更多人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
在运量稳步增长的同时,物流服务品质也在不断提升。2025年以来,铁海联运、物流总包、运费贷等新服务持续优化,促进了铁路物流降本增效。
这个暑假,全国众多博物馆开启夜游模式。数据显示,7月以来,某旅游平台上有关“夜游”的搜索量环比增长100%,其中夜游博物馆是热门项目。根据调研结果,超过1/3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在暑期开展了夜游活动,有些馆内门票一开售就“秒空”。作为一种文化消费新趋势,博物馆夜游何以受到众多游客青睐?又该如何让热潮持续下去?
未知的事物往往让人感到恐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彼此知之甚少。即使在今天,普通人对世界另一端遥远国家的了解仍然有限。中国庞大的体量和复杂性、过去几十年的快速转型以及政治制度的差异,都导致了误解和刻板印象。媒体的描绘,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常常会过度简化中国文化和社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让错误观念延续。这就是为什么媒体的角色至关重要。
去年,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画出国际航空枢纽的蓝图,提出“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纳吉:人们往往对熟悉的且与其文化相关联的内容更感兴趣。像“茶和天下”、魔方比赛等非传统的文化交流形式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是因为它们以一种有趣、互动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将人们聚集在一起。这些举措超越了正式的外交交流,为普通人创造了一个相互联系并亲身体验彼此文化的机会。
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优异的产品性能,芯密科技现已成长为国内半导体设备用高端全氟醚橡胶密封圈的头部企业,实现关键零部件的国产替代。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3年、2024年,芯密科技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密封圈销售规模连续两年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三,在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