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教育一线二十余载,刘钰是学生口中“比父母还要好的老师”,是同事钦佩敬重的“工作狂”。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现状,她带领学校青年教师开发晨诵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及“童喜喜说写”课程,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读写中快乐成长。她创新教学模式,结合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等开展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她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毫无保留地传授教学经验,助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北京姑娘覃慧婷从2022年开始养成在晚上去健身房的习惯,“经历过疫情,现在我感觉身体是第一位的,通过锻炼把自己的心肺功能增强一些,遇到病毒感染抵抗力就能强一点”。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我认识一个关系挺好的朋友,他一开始通过亲戚介绍,去了一家大型汽车工厂上班。他在那做得挺好的,一个月能拿到七八千元的工资。结果才做了两个月,就被辞退了。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就业形势新变化,作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大部署,形成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多篇著作都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深刻论述,为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更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科学指引。比如,《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等等。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将稳就业摆在“四稳”首位;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论述,深刻洞察内外部环境演变和就业矛盾变化,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不断探索就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就业促进规划和就业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傻子共振”的流行,与“信息茧房”的泛化有着相似逻辑:二者都寄生在真实焦虑之上,通过使用学术黑话或舶来语汇,为渲染敌对情绪或宣扬歧视心态镀上理性光泽。但“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归因无方,信息茧房”,本就是认知偷懒与思维惰性。
据介绍,根据气象监测情况,今年4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截至6月13日,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60天,郑州等10个地市在70天以上;平均气温23.2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8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