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世运会“东风”,众多小众运动正在加速走入中国校园。今年5月以来,成都市成华区在6所中小学开展了60场世运会项目体验;天回小学2023年引入跑酷项目,目前校跑酷队已有100多名成员;金冬和成都一群体育老师则在2024年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支浮士德球队,“学生们都挺喜欢这项运动”……
在河北游客陈芹看来,骑楼老街最打动人的,是历史建筑与现代时尚的共生共融。斑驳的墙砖里藏着南洋往事,而新潮的文创店又让老故事有了新表达。(完)
在湖南,长江临湘段,岸线草木葱茏,游人在绿荫步道间流连。数年前,这片土地曾长期被化工企业包围。2020年以来,湖南临湘推进22家化工企业退出沿江1公里,力破“化工围江”之困。同时,临湘通过新建绿色化工产业园,转移承接沿江退出的工艺先进、污染小、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并引进一批化工新材料项目落户,实现技术更新、产品提质。
在深圳拟上市企业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的企业不在少数。大普微、北芯生命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分别达到36.15%和65.5%。
实施课程重构,凸显“技术学科”的独特逻辑。职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亟须突破传统学科框架,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和职业发展的四维目标定位,以“技术知识”为核心,打破“本科压缩饼干式”“专科延长线式”或“本专科混合式”模式,构建基于真实工作场景的“课程—学科课程群—综合项目”递进模块化课程结构逻辑体系。采用项目式、个性化、分层式课程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实施策略,强化技术知识的应用场景与结构化。超越碎片化技能训练,系统梳理特定技术领域核心原理、工艺方法、技术标准、管理流程等知识要素,形成支撑复杂技术问题解决的知识图谱。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构,增强逻辑关联,实现实践理论一体化。摒弃“先理论后实践”的惯性和线性思维,创设具有鲜明产业特征的融合性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解决技术难题中自然习得必需的理论知识,提高技术实践能力,实现知行合一。紧跟技术前沿动态化升级课程体系,将行业技术最新发展、标准变更、前沿趋势动态融入课程内容,建立课程内容快速更新迭代机制,实现课堂教学与技术更新同频共振,确保毕业生技术能力的前沿性与适用性。这种基于“技术学科”逻辑的课程体系,是职教本科高层次、不可替代性的根本保证。
火上热搜的阿鲁巴队旗手蒂默曼斯坐上了边吃边逛的火锅巴士,他说“成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魅力”;加拿大软式曲棍球队队员艾达·梅·赫德森和队友们看展览、逛集市,还体验了一把汉服秀;在浮士德球赛场上,30多名瑞士球迷跟中国观众学会了喊“雄起”;印度武术选手纳玛塔·巴特拉则希望有机会去青城山“学一两招”……
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统战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了广泛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