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8月13日电 (梁钦卿 吴旭 贾楠 纪嘉欣)12日下午,在重庆市大渡口区的建桥工业园区某栋厂房楼顶上,光伏面板整齐排列,正静静运转,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在“数字赋能女性全面发展”圆桌论坛中,快手科技副总裁、快手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宋婷婷分享了快手通过数字技术助力女性全面发展的公益理念与创新实践。她表示,数字时代下女性通过短视频直播打开就业创业新模式,弥合数字鸿沟推动女性经济发展,女性力量在乡村振兴与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凝聚“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价值诉求、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共识和行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实践中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凝结成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对学生而言,转专业虽然提供了专业学习“再选择”与“再赋能”的机会,有助于提升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转专业后客观存在的问题也会为本科学习带来诸多挑战。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会上表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两项贴息政策,目的就是要通过进一步强化财政和金融协同,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的信贷成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通过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米东村的街头,小商贩们早早支起了摊子。恰逢村里赶庙会,村干部索性把演出安排在大戏开唱前一天,吆喝着“欢迎来米东村赶大会”。村民们敲起锣鼓,跳起舞,孩子们欢乐地穿梭在摊位间。“‘村晚’结束后,村里还连着唱了三天大戏,这日子过得比蜜甜。”
当前,多数高校通过“三增一降”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专业自主权——增加转专业申请次数、延长申请时间窗口、扩大转入专业范围以及降低申请转出门槛,打造更加灵活多元、分层分类的转专业体系。一方面,突破了申请转专业的年级、次数和专业限制,大一、大二年级(个别高校延长至大三)均有机会申请,允许跨院系、跨大类、跨专业申请,转出政策更加宽松。另一方面,允许学生根据能力兴趣分层、分批申请,横向打造了拔尖人才培养特区、试验班等个性化项目,纵向打通了降级转专业、零门槛转出等政策通道,实现了更大规模、更广覆盖、更高满意度的因材施教,提升了人才分类和个性化发展成效。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