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人日报》记者从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获悉几个案例,法院通过判决,厘清了“用人单位以个人名义招用劳动者”能否认定劳动关系的现实疑问。
华侨图书馆发起人镇翔通过视频致辞。他表示,今年是华人到达斐济170周年,也是中国与斐济建交50周年,华侨图书馆斐济图书漂流站的建立具有特殊意义。希望斐济图书漂流站能为中斐两国民间交流作出贡献。
从全球产业链协同来看,中国以开放姿态深化国际技术合作,助力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化学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27.1%、53%、36.2%、17.7%,跨国企业将中国纳入全球研发和制造网络的趋势持续强化。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8148.7亿元,同比增长21%,通过联合研发、产能合作等方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为全球产业链稳定注入强大动力。中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高技术制造业深度融合,既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也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贡献了中国方案,为全球多边自由贸易注入了正能量。
记者采访发现,有用人单位企图通过让“员工雇员工”或老板自己“亲自雇人”等方式规避劳动关系。法官提示,判断劳动关系的有无,主要看“工作中受不受公司的管理、需不需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你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是否属于这个公司的业务范围,公司给不给你发放劳动报酬”。
北京推进工程减排提质增效。深入开展夏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专项治理,原辅材料低VOCs产品替代、治理设施提升、关键环节治理、重点行业整治等16项重点措施扎实推进。发布鼓励夜间错峰加油、装卸油倡议,减少白天高温时段VOCs挥发。推动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养护项目推广应用温拌沥青,昌平、房山、怀柔等区多措并举扩大温拌沥青使用面积,减少VOCs排放。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最高人民法院充分发挥12368诉讼服务热线的“民心线”“总客服”作用,完善热线工单闭环管理机制,协调联动相关部门及下级法院对群众诉求做到快速响应、及时反馈,并畅通“不立案”投诉渠道,对群众反映的各种形式“不立案”问题逐一督办、坚决纠正,对群众诉求做到“一号响应、接诉即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