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转专业成功率因政策差异和专业冷热各不相同,要提高转专业成功率,需要学生提前准备、按照学校流程提出申请、参加选拔。无论高校是否实行“转出无门槛”政策,优秀的成绩都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更容易获得新专业所在学院的青睐。所以,无论是否已经决定要转专业,都要把握学习机会,投入时间、精力学好原专业的课程。在转专业前,学生要结合自身兴趣、能力、成绩排名、未来规划,对照目标专业的具体要求,如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进行可行性分析,做出合理决策,避免盲目“随大流”、追逐热门。各高校转专业的时间节点也有所不同,学生需要关注相关通知、按照要求准备申请材料。此外,一些新专业会设置考核环节,学生还要做好笔试、面试的准备工作。总之,学生要想提高转专业的成功率,在掌握政策的同时,还要以学业为本,对目标专业进行理性评估,并进行充分准备。
因为长期情绪饱满地直播,雨桐的嗓子总是微哑,但这并不影响她的热情。入行六七年,来自杭州的雨桐有着丰富的直播带货经验,一度取得直播平台生鲜榜前十的佳绩。2024年下半年,经由援疆的朋友介绍,雨桐带着七八个人的团队来到阿克苏开启事业新阶段。
五指成拳,凝聚万心成一城。翻开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的档案册,一张泛黄的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新四军将领罗炳辉、邓子恢等人并肩而立,罗炳辉将军身着朴素的布衣,衣襟似乎还沾着老古墩战斗的硝烟与征尘,邓子恢同志眼神坚定,深邃的目光仿佛仍在思虑着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与民生经济。几位新四军领导的目光如炬,穿透时光,犹如在诉说着中国共产党在江淮大地领导抗日、在血火中淬炼成钢的故事。1939年冬,罗炳辉在竹镇召开各界士绅座谈会,用大量的事实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号召大家誓死不当亡国奴,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打败日本侵略者贡献一切力量。开明士绅张阜之挺身而出,当场捐出200块银元。这沉甸甸的赤诚,瞬间点燃了会场,与会者纷纷解囊,2000块银元汇聚成在困难时期支撑抗战的坚实力量,更映照着中华儿女共赴国难的决心。邓子恢与罗炳辉同志相得益彰,一手握枪,一手执笔,为统一战线的根基夯土筑基。
米东村的街头,小商贩们早早支起了摊子。恰逢村里赶庙会,村干部索性把演出安排在大戏开唱前一天,吆喝着“欢迎来米东村赶大会”。村民们敲起锣鼓,跳起舞,孩子们欢乐地穿梭在摊位间。“‘村晚’结束后,村里还连着唱了三天大戏,这日子过得比蜜甜。”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对难以通过市场化渠道落实毕业去向的困难群体毕业生,我们提供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指导高校开发助管、助教等校内岗位。”江西省教育评估监测研究院高校就业指导监测中心主任朱易介绍,截至目前,全省高校已开发校内兜底岗位1100余个。
12日晚,洪德文带着两名传习所的孩子前往晋江梧林传统村落演出。舞台上,11岁的洪诗语和8岁的弟弟洪诗博精彩亮相,用稚嫩的唱腔和生动的肢体语言,展示中华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也让洪德文倍感欣慰。
从古建筑到果园,从庙会街头到足球场,米山镇每个村都捧着自己的“宝贝”,在乡野舞台上绽放“各美其美”的光彩。“一村一晚”只是序幕。在米山镇的规划里,这场文化盛宴要像涟漪一样,从各村的“小舞台”扩散到全镇的“大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