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懂弄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就要更加深刻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新时代最大的政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这三个充满唯物辩证法精神的概念体现出规律性认识与具体性实践、守正创新与自信自立、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之间的结合与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根本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要在超大规模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就必须深刻认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必须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和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多重复杂关系,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包含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例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和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以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典范的共同体理念等,都体现出原创性思想和原创性贡献的理论生命力和实践伟力。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地理条件复杂,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是制约其稳定与发展的关键因素。2021年赴西藏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铁路、公路及其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的西藏,雪域高原建立起了立体的交通网络,县乡村全部通公路,主电网覆盖所有县城和主要乡镇。
林鸣回忆,父亲常提起一次台风天送信的经历。“那天,天空黑沉沉,渔船划到深涌时浪太大,靠不了岸,叔公就叫爸爸潜水游过去。涌浪不断把他往回拉,他和海浪搏斗了五六个回合,才终于上岸,把信交到交通站。”林鸣说,父亲总为他的好水性感到自豪,但等自己长大了,亲身下海游泳后,才体会到父亲当时的险境,“那样的海况极有可能被淹死,叔公和爸爸的勇气与毅力让我很受震撼。”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提出20年。前段时间,本报推出“我家门前有条河”影像征集及融合报道,大家纷纷晒出家门口的美丽河湖、幸福河湖,讲述“人水和谐”的动人故事。一张张河湖“靓照”,一幅幅宜人美景,讲述着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2021年7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林芝嘎拉村,看望慰问村民群众。他指出,要落实好党中央支持西藏发展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嘎拉村村民集体向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的新变化,表达着团结一心跟党走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大家,在党的兴边富民好政策引领下,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这是嘎拉村村民朴实的话语,也是西藏儿女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爱戴。
在南开大学团委书记、乡村工作站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卢彤菲看来,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舞台,“真正从‘象牙塔’走向‘黄土地’,才能传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南开优良传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