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合作越深入,面对外部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希望中欧能够继续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加强对话,扩大合作,共同推动一个更稳定、更有韧性的全球经济环境。
新一轮中美经贸摩擦以来,美方一直在谈论所谓中美经贸“再平衡”问题。中方在坚决捍卫自身利益的同时,对于以平等对话协商拓展彼此经贸关系发展潜力始终持开放态度。中美两国都在发展,彼此经贸关系不可能一成不变,问题的关键是往哪个方向变。双方是向着实现更大程度的互利共赢因势利导,还是要陷入对立对抗、一损俱损的漩涡?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关键要有把握机遇的智慧和勇气。
在会见国泰集团行政总裁林绍波时,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表示,希望国泰集团发挥优势,和新疆共同运行好直航航线,不断提升吸引力和可持续性。着眼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拓展双方互利合作,助力新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用好新疆区位优势,积极开拓中亚等区域市场,实现更大发展。
总体来看,中欧在面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时,应更多依靠彼此、加强对话,用合作来抵御外部压力,为自身发展和全球稳定注入更多确定性和建设性力量。
另外,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查漏补缺,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当然,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红线。
继成功引入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湖南办事处、中欧跨国采购平台等重量级项目后,在今年4月举行的一场招商推介会上,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湖南)磁吸效应再次显现,吸引近10家德国企业前来洽谈合作,并成功签约两家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项目和两个湘德合作项目。
在中美经贸关系这一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一贯坚定,底线清晰。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任何试图通过单方面施压、威胁或讹诈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唯有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中国从未关上对话的大门,始终坚持通过对话与磋商化解分歧。美方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要正视单边关税措施给自身和世界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正视国际经贸规则、公平正义和各界理性声音,拿出谈的诚意和行动,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双方关切。
而今,塔吊林立的建设场景与咖啡飘香的国际社区交织,让人清晰感受到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的开放脉搏。自2015年获批成立以来,新区始终以“打造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高地”为使命,通过精准搭建开放平台,构建产业、科创、营商环境等多位一体的开放生态,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