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2日)凌晨三点多,青海省内正在施工的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发生施工绳索断裂事故,事发时有15名施工工人、1名工程项目部现场负责人正在作业。记者获悉,截至22日9时,事故已造成7人遇难,尚有9人失联,救援工作正在开展。本报记者正赶往现场,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了解中。
但随着税收征管能力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企业实际税负正在逐步接近名义税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痛感会更明显,一些企业如果不能承担可能会选择停业,这不仅影响就业,更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部分网络平台作为用户信息的管理者,本应肩负起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重任,然而,现实却不尽人意。在账号注册环节,账号认证方式存在诸多缺陷。
加大“投资于人”力度,构建匹配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提升就业质量,必须加大“投资于人”力度。只有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更好保障人的尊严,创造更多发展机会,才能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要健全数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在数智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数智技能资源供给体系,打造数智技能重点攻关平台。优化劳动者职业培训和发展环境。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培训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优化劳动者职业发展环境,健全人才评价选拔机制,拓展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强化就业政策与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指出:“经济工作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具体的、联系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推动各领域各环节紧密配合、协同共进,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打造就业友好型政策。一是推动就业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机衔接。统筹推进传统制造业、服务业转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就业扩容提质相协调。二是加强就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协同联动。积极引导各地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三是强化就业政策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同向发力。推动就业政策与分配政策协同发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对灵活就业的保障支持,为灵活就业营造良好环境。
三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更加有效。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出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制修订配套制度,进一步筑牢维权的法治保障体系。积极处置投诉举报,整个“十四五”期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74.9万件,挽回经济损失57.8亿元。同时,全力化解消费纠纷,发展20余万家企业参与在线纠纷解决机制,推动直接和解1038.2万件。5年来,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维护、满意度稳步提升,全国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国内金价整体呈现下行态势。21日,国内投资金条价格中,中钞国鼎金条每克816.00元;上海黄金交易所投资金条价格为每克767.01元。工行纸黄金价格近期也显著下降,截至21日上午10时,降至每克770.5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