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高校,也有许多文化宝藏向社会敞开大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提供钱学森生平事迹常设展,含留学手稿、航天模型等,中小学生可自助参观学习;上海大学博物馆常设青铜器、陶瓷展,中小学生和家长可凭身份证入馆……
路上洪水漫过,淤泥厚积,车辆很不好走。“下车,徒步前行!”经过研判,顾得军和同事们挎上工具袋,改为步行。走至小康营乡南北关村,发现两条输电线中断,2000多户村民用电受到影响。正当突击队商讨维修方案时,一个村民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家里70岁老人要吸氧,制氧机因断电不运行了。”
“基层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减去不必要的负担;基层赋能不仅是增强力量,更要想办法让群众积极参与。”雷阿平说,目前宁德市已清理村(社区)牌匾1.7万多块,清理工作事务50多项,取消证明事项100多项。下一步,宁德市将继续解决社区工作力量不足、服务资源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等问题。
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表示,江南大学积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搭建产教研合作育人平台,培养更多和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且急需的人才。霞客湾校区4个新学院的专业方向与江阴市产业高度契合,将为推动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合作空间。
近日,河西区2025年“广场演出季”圆满落下帷幕,这场历时一个多月的文化盛宴,丰富了市民消夏生活,也以文化赋能城市活力推动了文化传承与发展。优秀群众文艺团队专场,为民间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传统手工艺、民间音乐、舞蹈等非遗项目的展示,让古老的文化记忆焕发生机;戏曲大观园的昆曲和越剧专场,为戏曲爱好者送上了文化大餐......文化惠民的温度,藏在一场场浸润人心的活动里。今年以来,河西区“市-区-街-居”四级文化活动接连上演600余场次,“10分钟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圈”越织越密。区文化馆创作的舞蹈《天津姐姐》、相声《大国小家》等8部作品冲击第二十届群星奖,其中《大国小家》跻身决赛,本土文艺力量惊艳亮相;区图书馆“城市讲述人”计划让阅读走进城市肌理,“阅见同源”港澳台侨同胞文化交流活动架起文化桥梁。街道社区更是各展所长,尖山街的广电惠民季、马场街的全民阅读活动等,让文化服务融入日常,群众的获得感实实在在。
数据显示,免签对入境游的促进效果显著。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此前表示,自中国对多国单方面免签以来,对入境游市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来自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
“卧桥是兴隆山标志性建筑,是游客必来的网红打卡地,说没就没了实在太可惜。”高伟元告诉记者,为给游客提供更舒适惬意的旅游体验,去年11月刚对店铺进行装修,没想到一下子都白费了。好在家人都平安,餐厅建筑结构也基本完好,先用几天把店内淤泥清理干净,看能否抢救出一些还能用的物资。
“我们不仅要划停车位,还要给老街道‘换筋骨’。”靖边县亿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闫磊介绍,项目所涉及的人行道铺装采用“陶砖+砂浆+混凝土”3层结构,耐磨、抗压、透水,设计使用年限15年。建成后,这里将增加8个充电站、124把快慢充电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