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齐全”。我国已成为海洋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我国已经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15个主要海洋产业都是规模大、势头好,比如海洋水产品总产量已经连续36年稳居世界第一,老百姓餐桌上的海产品是越来越多了,蓝色粮仓建设成效显著。海洋油气成为增储上产的主力,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的70%以上。海空装备市场份额2024年占全球的50%以上,海水淡化工程规模现在已经超过每天290万吨,其中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建成国内首条全国产的海水淡化生产线。我国的海洋药物研发能力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自主研发的海洋药物占了全球已上市品类的28%,其中厦门市已经上市了全球纯度最高的氨糖药品。海洋能技术装备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浙江舟山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连续并网时间和发电量均居世界前列。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的1/3,海洋旅游2024年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邮轮旅游、海洋研学热度高涨,海洋变身“幸福打卡地”,碧海银滩已经成了金山银山。
第三,新的台行政机构刚上路,即遇上立法机构改革风暴,尚无亮丽表现。再加上若干“部会”状况不少,屡成媒体议论焦点,如台内务主管部门、经济主管部门、“海委会”等。
三是反垄断司法与行政执法协同发力,良性互动,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水泥协会横向垄断协议”反垄断行政处罚案和“原料药樟脑横向垄断协议”反垄断行政处罚案均是人民法院对地方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反垄断处罚决定以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复议决定进行司法审查,体现了反垄断司法对行政执法的依法监督和支持,确保执法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无论是行政执法还是司法裁判,最终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即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为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高水平的赛事组织。赛事本身不仅要精彩激烈、富有吸引力,更必须保障安全有序、流程顺畅。面对数万甚至更多观众参与,赛事运营涉及场地安排、交通接驳、餐饮住宿、市场秩序等多方面挑战,任何一环的疏漏都可能影响观众整体体验。只有做到组织周密、服务到位,才能赢得观众口碑,塑造赛事品牌,吸引更多人“为一场赛,赴一座城”。反之,若赛事管理混乱、配套服务滞后,则非但无法拉动经济,反而可能损害城市形象。
此外,企业正在投资打造一种创新的食品产业园区模式,整合上下游企业产业链,实现食品原材料、物流、终端客户服务等整个链条的资源共享,目前七个园区已经投入使用,未来规模还将持续扩大。
打包式采棉机应用之初,进口产品占据了新疆大部分市场。2018年起,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开始布局包括采棉机在内的大型农机设备。“经过多年科技攻关,我们成功攻克了采棉装置、除尘系统等领域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了国内第一台高端智能箱式采棉机。”孙奎介绍,这一产品打破了国外品牌对该领域装备技术长达数十年的垄断。
“扎下根”搞调研,关键在于端正思想认识,从心底认识到调研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拿出实招硬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群众心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小到柴米油盐、大到生命财产安全,都是实打实的,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往往就连着比天大的民生实事。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紧盯生活小事,办好民生实事,没有几把“硬刷子”是不行的。练就这样的“硬刷子”,需要把调研作为锤炼本领的“磨刀石”,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化脚力为能力,在基层土壤中汲取智慧、服务群众、推动发展。要敢于钻“矛盾窝子”,既听赞扬声也听批评声、抱怨声。多揣几个问题、多想几个点子,用心用脑实地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多掌握“冒着热乎气儿”的第一手资料,进而把“疑难杂症”找出来,把情况摸清吃透,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