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上海发布《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票根经济”纳入全市扩消费六大专项行动,旨在促进各领域节展赛会前后衔接、相互导流,推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戏剧演出、艺术展览、体育赛事、交通出行等票根,能与其他消费门类联动起来,有效催生城市消费裂变。
全球最大的2.4万箱级集装箱船和40万吨矿船可常态化靠泊,全球在航的68艘40万吨矿船均曾在此停靠……在世界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记者走访穿山港区、梅山港区、镇海港区等地,目睹岸线上一字排开的万吨巨轮、泊位上如林的吊车、堆放如山的各色集装箱,感受到世界级大港的规模之大、效能之高。
国铁广州局广州南站客运二车间副主任 朱群华:计次票更适合出行次数固定的人群,定期票适合高频通勤者。比如,广州南至珠海之间有90天20次的计次票、30天60次的定期票。旅客可以登录铁路12306官网或手机App,在“计次·定期票”专区选择相应线路和票种,根据需要进行购买。
这些赛事营造出一种过节般的氛围,比赛没有过多商业包装和功利性,参赛者因热爱而拼搏,观众因为简单的快乐而欢呼。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纯粹的社交平台。在这里,陌生人会因为一次精彩的配合而击掌,会为落后者的坚持齐声加油,没有身份隔阂,没有利益算计。这种纯粹像一块干净的海绵,吸走日常的疲惫与焦虑。人们不再盯着手机屏幕里的虚拟互动,而是真切感受着身边人的呼吸与呐喊,让情感在眼神交汇、肢体碰撞中自然流动。人们需要线下真实体验,更需要如此简单的快乐,正是这样的简单与纯粹,让这些赛事超越了竞技本身,成为城市里最动人的烟火气。
随着ReelShort、DramaBox等平台在海外市场快速布局,微短剧这一新兴视听形态正加速进入全球叙事体系。根据统计,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投放的海外短剧应用达237款,同比增长近四倍,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2.7亿次。凭借“快节奏、强情节、低门槛”的特性,微短剧在北美、东南亚、中东等地迅速扩张,推动全球内容消费习惯发生新一轮迁移。然而,在高增速背后,内容产能失衡、版权机制缺位、商业模式不稳等深层问题日益显现。微短剧若要实现可持续的全球拓展,必须从“爆款驱动”转向“生态构建”,在内容、机制与治理层面完成系统性升级。
作为渔船出海作业的必需品,用于鱼类保鲜的冰块需求量近日激增。连日来,上海的一家制冰厂加足马力生产冰块。工人们熟练地操作吊机,将一格一格制冰模具 放入蓄冰池内。启动制冷设备,放水、制冰、脱冰、入库,整个过程大概要12个小时。加冰时,工人们会把这些冰块 通过专用轨道 滑送至百米外的渔港码头进行碎冰,然后直接装入船舱。目前,冰库内已储存了2800多条大冰块。
还好,辅导员提醒他:去学校开设的西部地区专项咨询室,那儿有答案!通过咨询,彭家伟明确了求职目标和就业方向,不久后,成功签约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密分局。
27岁的商场策划王斌,在亚细亚卓悦城的宣传短剧里客串过保镖。他的工作是把人流从线上拽到线下。他原本学的是室内设计,做商场软装美陈设计工作,但他逐渐发现,“卷”硬件的商场越来越少,“都从软性的东西下手”,于是转行做策划。为了增加线上曝光,他专门去学习平台的流量逻辑、学习综艺的“造梗”方法,把这些用在唱歌比赛的设计上,给歌手们创造“人设”,给现场观众发评分卡。为了吸引客流,他们还找人来表演脱口秀,但是效果不理想,“梗要非常密集才能留住人”。因此他们还是选择欣赏门槛更低的音乐做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