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投入商运,全球运力最强固体火箭“引力一号”点火升空,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山河号”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山东造“大国重器”奔赴“星辰大海”。
实践充分证明:“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这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实现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是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必然选择。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指出,没有可持续发展,就没有和平。
“我的双手双脚就像钢琴家般需要协同工作。”完成挑战后,巴罗内称自己全程必须保持高度专注,直到行驶过半他才意识到正在突破纪录。
“港口禀赋优越,具备深水贴岸、锚地广阔、海床平坦、潮差较小等特点,是建设航道码头条件较好的深水港址。”杨斌介绍,2024年港口中转砂石、镍铁、粉煤灰、煤渣、石膏、叶片、钢铁7个货种,营收1.7亿元。
2023年9月,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将2座22万立方米LNG储罐设立为保税储罐,开始运营LNG保税业务,2024年实现保税进口53.32亿元。2025年,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利用保税储罐开启LNG转口贸易,上半年实现保税进出口36.45亿元,进一步丰富港口功能,助力地方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完)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成效显著,成为生态保护的“山东样板”。山东实施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累计修复湿地超30万亩,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基本完成,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成为“鸟类的国际机场”。2024年沿黄9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8万亿元,PM2.5平均浓度改善了30.4%,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高了10.8个百分点。
通知提出,到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目标,即确定10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对地级以上城市主城区和有条件的县城社区全覆盖;建成1万个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规范有序、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打造500条“银发金街”、500个“童趣乐园”,推动一批基础型、提升型便民生活圈转变为品质型,居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商业网点连锁化率达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