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领域:消费者虚构事实获取不正当利益,违背了民法典中诚实信用原则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精神,属于典型的民事欺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通过AI伪造商品有问题的图片申请退款具有主观上欺诈的故意,客观上造成商家或者平台陷入错误的认识,最终导致商家向其退款,消费者收获了不正当的利益(货款),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电商平台需从规则、审查、技术等维度强化管控:完善交易规则,对“仅退款”设置限制,避免消费者用伪造图片申请退款;细化退款申请的审查标准与流程,不能仅依赖AI客服,需增加人工审核投入;适当延长审查时间,既能充分核查消费者申请的合理性,也能给商家充足的时间发表意见、提供证据;加大技术防护力度,通过技术手段验证上传图片与原始商品的一致性,拦截伪造内容。
最后回答你刚刚的问题,关于狐狸与刺猬,这是英国大思想家以赛亚·伯林提出的,他借用古希腊一个寓言:“狐狸有多知,刺猬有一知。”狐狸是发散性的思想家,什么都懂一点,但没有体系;刺猬只认自己那点知识,却建构了一套体系。在我看来,学院专业领域大部分都是刺猬。很多一流学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学问极高,可如果问他专业领域之外的问题,他可能会非常无知,连常识都不知道。这就是刺猬。狐狸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谈。从长期的公共空间来看,也许更需要狐狸型的学者,因为他有多知,更适应公共空间的知识系统,可能没那么专业,但比较大众。
严锋:我刚做青年教师的时候,上课紧张得发抖,那个时候觉得知识体系不行,没有教学经验。但是那个时候的学生眼睛里有光。老师有一种体感,全都能感觉到学生有没有在听。而且我的判断是对的,过了很多年再遇到当年听我课的学生,他们说当时太好了,下课也围着我。但是现在我讲完课,就成了孤家寡人,很少有人上来交流。上课的时候他们人手一个笔记本电脑,就挡住了和我的互动。人和人之间很重要的是眼神的交流。我会想你在看什么,你有没有在听?老师也很焦虑。其实我恰恰觉得现在是我一生教学的巅峰状态,我觉得很可惜。
我理想当中传播的途径是分层、分阶段、分受众的。短平快也可以,短视频也可以,一下子调起你的小兴趣,比如哲学、历史、文学小故事都OK,先把你吸引进门,然后再上音频。音频是传统和新时代当中能够结合得很好的渠道。比如播客已经十几年长盛不衰,而论坛在哪里?我还在坚守论坛,我知道论坛非常小众。博客在哪里?天涯、西祠胡同在哪里?播客长盛不衰,这个就很有意思。播客可以碎片化收听,比如洗碗的时候听,我是健身的时候听,也可以聚精会神地听,非常有弹性。今天知识分子一定要有媒介意识,甚至说得夸张一点你做网红没问题,但是你要考虑如何做,是不是还保持着知识分子的一种初心。你只不过在实验各种各样的新的传播手段,背后还是要有你的坚守、追求。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谢必震表示,回溯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谱写了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英雄篇章。台湾光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成果,彻底洗刷了民族屈辱,重新奠定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与法理基石。这两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共同彰显了两岸同胞不畏强暴、共御外侮、追求统一、振兴中华的坚定意志和伟大力量。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4亿多中国人民的至深追求,愈加清晰而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