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是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所在。发展方式决定城市的发展质量。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我国城市规模扩大、地域面积增加,同时也产生了城市文脉和风貌受到破坏,城市安全韧性保障不足等问题。应当看到,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做大规模和经济效益,必须统筹城市发展的生产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和安全需要。比如,一个城市如果产业过度集中、功能过分拓展,人口就会过度集聚。一旦人口和经济规模超出当地水资源承载力,就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导致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比例失调,环境容量就不可避免变少。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就要推动城市发展方式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增效转变,更加注重集约高效,以更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要通过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提升资源和空间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走出一条资源节约、低碳环保、质量优先的发展路径。
此外,武铁加大铁海联运、中欧班列等货物列车开行组织,共开出94趟中欧(亚)班列,较去年同期增长40%。通过与港口加强合作,优化铁水联运衔接流程,大力开展“一单制”、物流总包,发送货物240.7万吨,同比增加59.3万吨,增幅32.7%,有效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完)
全球治理倡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创新完善。回望历史,全球治理是在国际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进程中产生的,也应随着国际格局和形势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当前,百年变局向纵深演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未能充分体现,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空前突出。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强权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严重冲击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挑战更趋复杂多元,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立足国际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反映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国际政治现实,是弥补治理赤字的应有之义。全球治理倡议高擎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旨在增强全球治理体系的执行力与有效性,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服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更好弥合南北发展鸿沟,更好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赵传东告知,航天员飞天需要综合条件,未上太空虽有遗憾,但这段经历给了他丰富的“人生内容”。他现在以所经历的体验,来从事科普工作,让更多孩子对星辰大海感兴趣,这也可以说是以某种方式弥补自己的遗憾。
当日开学典礼上,港中大校长卢煜明致欢迎辞时表示,数学是几乎所有科学领域的基础,包括自然科学、工程、医学和人工智能等。致真学院致力为香港、国家以至世界培养未来顶尖科学家队伍。他相信,这一国际教育平台能进一步激发数学英才的潜能,让他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和同学互动,从而将精英数学教育推向新的高峰。
中国搜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李劲松介绍,中国搜索专注搜索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与应用,坚持“文化+科技”融合;以AI战略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强化自主技术团队建设;以数据战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用平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表示,“深圳-香港-广州”在过去5年间专利申请的密度为每百万人2292个,科学论文发表的密度为每百万人3775篇,风险资本交易量的密度为每百万人135宗。
“在不断演变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下,上合组织已经成为区域和平、稳定、发展和繁荣的新希望。此次峰会达成的一系列合作计划,为区域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阿卜杜勒·瓦吉德·汗表示,上合框架下的反恐合作、经贸合作对巴基斯坦意义重大,有助于加强巴基斯坦与上合其他成员国之间的政治与经济关系,促进各国携手推动地区和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