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绥德县院与县文旅局、住建局会签《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推动形成“检察+行政”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合力。目前,红军东征指挥所旧址不仅成为绥德红色旅游景点,还作为沿黄公路沿线的重要红色研学景点,每年约6000名游客前来参观,旧址已举办教育活动十余次。
抗日遗址承载着军民抗战的记忆,是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检察机关聚焦红色资源保护中多部门职权交叉,保护不力的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明确各方监督管理责任。推动行政机关将抗战遗址及纪念碑亭分别列入革命文物和烈士纪念设施名录,联合文物主管部门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会签合作意见,实现对红色资源的协同保护,使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法治土壤中生生不息。
五桂岭抗战绝壁遗址是中国抗战精神的鲜活载体。检察机关积极推进“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将代表建议转化为公益诉讼案件办理,聚焦抗战遗址文物保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运用技术协助、召开圆桌会议、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建设企业形成文物保护共识,调整项目建设方案,及时消除抗战遗址文物安全隐患,实现文化旅游与抗战文物保护的有机统一。
宴会开始前,习近平主席夫妇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主席国客人等2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配偶,联合国秘书长等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并肩而立,留下珍贵瞬间——
记者观察发现,在去年,聘请向导带领游客团队上山采菌的活动还属小众体验,而到了今年,不少“野生”向导敏锐捕捉到了商机,瞄准外地游客对“云南人捡菌子”这一特色体验的向往,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大肆揽客。从单次超百人的进山活动,到定制化的上山寻菌私家路线,价格区间覆盖每人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业内人士表示,除了法律约束,还要在监管模式上做创新探索,如依托科技提升监管能力,尽快布设电子围栏、增设人脸识别摄像头,扩大短信预警覆盖范围;落实属地管护责任,发挥村民、护林员等在地性优势,使其成为监管者、守护者,让他们成为保护区的“活地图”和“守护神”。相信在各方努力下,云南的野生菌资源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多人也能在规范采摘中感受山林之趣。
随着大批游客进入山林,曾经亲近自然的“打野”活动也逐渐变了味。近期,“大批游客进入苍山商业化、掠夺式采摘野生菌”的帖子引发热议,文中显示,大批游客已将苍山主路附近的野生菌基本采摘完,为了找菌,他们走上野路,进入更深的山林。
“动车、飞机、轮船这些交通工具我都坐不了,一进去就感觉自己出不了气,只有汽车和地铁可以坐,因为我知道它随时都会开门。”杨先生说,坐汽车都是近几年病情有所好转才坐的,前几年他只能自己开车,没法坐别人的车,“自己开车,随时可以停下,所以不会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