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热”在国内催生了一批观星理想目的地。这些地方大多干燥少雨、晴夜数多,加上远离灯光污染的环境,吸引了大量星空爱好者。不同于依赖自然风光、人文古迹等常规资源的传统旅游,观星游以暗夜环境等稀缺资源为核心,对气象条件要求极高。
王拥军把年轻人视为答题的关键,“青年就是一种‘催化剂’,带来新的思想、思路,擦亮乡村文化遗产,让它发光发热”。说这话时,他想起龙舟文化博物馆的90后、00后同事们,每天在不到10平方米的地下办公室里“激辩”,设计科普讲解课件、钻研龙舟文化课题、策划研学活动、研发文创产品……“他们能够沉下心来,为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发展注入青年力量,也是我坚守这份‘乡愁’的执念和初心。”
“又到候鸟秋季迁徙时,‘先头部队’已经飞抵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濒危珍稀鸟类勺嘴鹬也出现在迁徙的队伍中,格外显眼。”李东明说。
“我们村80%的土地都在种棉花。”夏尔托热村党支部书记董希林摘下一朵棉桃,介绍道:“把棉花拉出来,如果像一条细细的线,这就是好棉花。”
乡村博物馆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与活化是刻在骨子里的。记者了解到,浙江省文物局编制出台的《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中对乡村博物馆要求,“体现鲜明的在地性,突出‘一村一馆一品’的地方特色”。浙江省文物局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建设具有鲜明在地性、特色性的乡村博物馆,通过博物馆藏品展陈、数字化演示等方式保存“消失中的记忆”。
该剧以女扮男装的南侨机工李月美为主线,通过七个章节展现南侨机工从南洋街头募捐报名到滇缅公路浴血奋战的全过程。剧中,《月美》选段展现了李月美从海外回国抗战的决心。《木兰辞》作为音乐主线贯穿始终,聂耳、田汉创作的《告别南洋》与云南民族音乐交织融合,既有古韵悠长,又具时代新声。
自从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盐城黄海湿地的“鸟情”格外受关注。秋风又起时,记者踏访这片鸟类乐园,感受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勃勃生机。
今年,湖北文旅部门已赴泰国、德国、新西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阿联酋等地开展文旅推广活动。知音湖北·2025全球旅行商大会日前在宜昌举行,会上启动“知音湖北·全球合作伙伴”计划——3年内在全球100个城市发展1000家合作伙伴,构建全球化、立体化的文化旅游推广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