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价1000多元的商品,打完折再叠加积分兑换等优惠,实际只花500多元。”趁着商场促销活动,张女士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买了几套衣服和两双鞋,“马上换季了,需要添些穿的。在这边能‘一站买齐’,还可以逛逛街、散散心,所以经常来。”
“本来想换工作,但是这个托育园太方便了,舍不得走。”学生家长付丹笑着说。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熊维平表示,下一步将在泸州高新园区继续以现有模式打造托育机构,辐射园区职工及周边居民,助力全市经济发展。
“面向未来,我们更需增强对新一代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华服守护者”,余婳将继续前行,让更多人透过她的作品,看到中华文化之美,感受滇港交融之暖。(完)
不仅如此,在余婳的赞助支持下,参访学生还参与云南交流学习团摄影比赛。“游人如织的昆明老街”“与洱海一样蓝的云南天空”“夜幕下的大理古城”被学生们的镜头一一记录。“很多小朋友首次到云南,看到美景、感受多元文化后,特别兴奋。”余婳希望以此让滇港两地年轻一代多走动、多了解,加深情谊。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1-7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7756亿元,增长6.8%。其中,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7509.7亿元、6268亿元,增速分别为3.4%、12.6%。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0253.3亿元,增长8.6%;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7502.7亿元,增长4.6%;顺差2750.6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482.7亿元。
此后,姜亮夫、蒋礼鸿的学生郭在贻,以及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的学生张涌泉等一代又一代学人持续聚焦敦煌俗字、俗语研究,编撰《敦煌俗字研究》《敦煌文献语言大词典》等,将研究范围拓展至全部敦煌文献。
“十四五”期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大的台阶,2024年达到6.16万亿美元,比“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长32.4%,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截至2024年底,对外投资存量超过3万亿美元,连续8年保持全球前三,占全球对外投资比重增至7.2%。这些成绩是在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升温,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取得的,不仅殊为不易,更有善作善成的秘诀。
人是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是深植于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之中的实践主体,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投资于人”的本质是通过提升人的知识、技能、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性,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将“人力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增值的“人力资本”,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投资于人”所获得的劳动者个体素质能力提升和人力资本价值增值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财富增值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7%,技能劳动者的供给仍小于需求,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仅可填补新兴产业人才缺口,更能促进高质量就业,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可以说,“投资于人”,投的是当下,赢的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