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关情况。“十四五”期间,我国包含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新三样”产品在内的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培育壮大。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为持续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各级财政支持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780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6万个,帮助城市困难人群实现“住有所居”。
9月13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2日,北约秘书长吕特宣布,北约将启动代号为“东部哨兵”的军事行动,以加强联盟在东翼的威慑与防御态势。
“十四五”以来,财政部门大力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累计惠及群众5.6亿人次,减少群众垫付资金5900亿元,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人们常说“时光如梭”,织布的梭却在实际生活中逐渐退场。收集2.3万个梭的传梭博物馆馆长郑芬兰,十几年前受邀在浙江省文化馆办展,意识到她经年的“寻梭之旅”缺少影像记录资料,而捐赠梭的很多手艺人已经离开人世。“郑馆长认为,很多手工艺的根在乡村,记录中国传统纺织手工艺是一个很急迫的事情。”傅梦帆说,成立传梭博物馆,想连接的不是各种梭子,而是人和人、人和乡村的故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多名乡村博物馆负责人处获知,如何实现“自我造血”,从生存到发展,是这些博物馆正在并将要长期面对的一道考题,也是乡村博物馆赢得人气、最大化发挥自身价值的必答题。
财政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推动民生服务从“有”到“优”,在细微之处传递温度,于无声之间提升品质,让便捷、丰富、贴心的公共服务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