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十年的香港史研究中,有两个抗战故事让刘蜀永印象深刻。一个是沙头角南涌罗家。罗家共有11人参加港九大队,承担情报、交通、战斗等任务,被称为香港“抗战一家人”。2022年9月,由罗家大屋改建而成的香港首个抗战纪念馆——沙头角抗战纪念馆开幕;该纪念馆3年来接待逾9万人次观众参观,成为香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全国多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由城市更新改造而成的商业新地标。曾经上海的水泥厂现在是西岸梦中心,这里白天是市民的临江“天然会客厅”,晚上化身“水岸剧场”。曾经的湖南长沙油脂厂引入潮玩娱乐、餐饮等多元新兴业态,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年轻群体在此扎根。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初二年级历史教师 王正朝:突出了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协同作战,强调了全民族抗战的整体性,同时新增的高质量的插图、史料,这些变化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的历史思维和民族认同感。
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胜利。在艰苦环境中勠力同心、顽强拼搏,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这正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情形下都有感召力,也是历史留给今天的启示。正如近期安徽一位11岁小学生参观抗战主题展览后所写下的,“我们在享受幸福的同时,也要铭记历史,永远不能忘记”。
9月1日,与各大中小学同步,首次开设的上海市民日校与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正式开课。从早到晚,从白天到黑夜,从文化馆到商圈、园区,从市中心到远郊,遍布16个区的611个教学点,共开设1967门课程,40501名学员迎来“开学第一课”,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另外,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查漏补缺,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当然,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红线。
在河北石家庄沿西街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上,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述石家庄周边的红色历史。扣人心弦的英烈故事将学生们带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更直观地感受和铭记历史。此外,学校还开展红色主题故事演讲、手绘红色小报、分享感悟等活动,让学生们感受红色文化,汲取成长力量。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系统保护体现城市历史传承和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区、文化遗址、传统风貌区等重要空间载体,鼓励将书法、戏曲、工艺、礼仪等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空间、社区生活与艺术表达。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图书馆、美术馆、非遗展示场所等文化设施向市民开放。系统推进市民道德建设、公共文明引导,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通过文化保护、服务供给、精神培育的协同推进,全面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风貌的现代化文明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