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地区,核电项目正陆续启动。越南计划重启400万千瓦的核电站建设;印度尼西亚打算在2030年前后建设25万千瓦的核电站,并在2050年前建成超过20座反应堆;泰国计划2037年前引进两座30万千瓦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马来西亚推出《2030年国家核技术政策》。此外,新加坡、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也对核电表现出兴趣。预计到2040年,东南亚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过7吉瓦。
“虚”与“实”融起来,借助数字技术,打破物理区隔,实现更有力的要素保障。为解决轻资产融资难问题,贵州推动文旅数据变现,兴义万峰林旅游集团通过登记景区、商户营销服务产品等数据知识产权,让文旅数据资产入表,并向贵州银行申请到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针对离境退税,中国银行打造专门服务入境游客的“来华通”APP,推动“即买即退”跨区域互通。以创新举措降低制度性成本,提升要素流动效率,就能培厚企业成长、市场发育的“沃土”。
狩猎与食肉无需赘言,与人类遗存伴生的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就是明证。但采集证据难以寻觅,因为采集的对象是植物性食材,而植物材料易于腐烂降解,很难被保留下来。甘棠箐遗址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对远古采集生活研究的历史——原来,早在约30万年前,先民食谱已开始“荤素搭配”。
21世纪初,浙江文化遗产保护任务艰巨,“重利用、轻保护”的现象仍然普遍,文物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习近平同志深刻认识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指出“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见证,其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生命力、想象力。一个没有文化遗产的民族和国家,很难说是有真正实力的民族和国家”“悠久深厚、意韵丰富的浙江文化传统,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他还强调,“在建设文化大省中,我们将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宝贵资源”。习近平同志亲自领导部署了浙江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点工作和重大工程。比如,对于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2002年,习近平同志将西湖作为考察杭州的第一站。2003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时指出,“西湖的周围,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又如,对于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习近平同志曾两次到良渚调研。2003年7月,他在良渚调研时指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他还曾两次到跨湖桥遗址调研。2006年4月,他第二次来到跨湖桥遗址考察,指出深入研究跨湖桥文化,把跨湖桥文化发扬光大。2006年11月,浙江省文物局《浙江文物要情》公布了关于距今10000—9000年的浦江县上山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习近平同志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与实践探索,充分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问题,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方向。
近日,调研组在“建功西部”追踪报道中了解到:全国新招募的4.8万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正踏上征程,比去年增长约12%;北京、天津等地多所高校学子西部就业率均增长10%以上……
在会见国泰集团行政总裁林绍波时,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表示,希望国泰集团发挥优势,和新疆共同运行好直航航线,不断提升吸引力和可持续性。着眼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拓展双方互利合作,助力新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用好新疆区位优势,积极开拓中亚等区域市场,实现更大发展。
“新疆政法学院派出的‘迎接小分队’把我‘护送’到宿舍,全程陪我办手续,晚上还拉着我去家里吃饭。得知我对干燥气候不适应,同事们有的搬加湿器,有的送绿植,还让食堂每天给我留一碗冰镇绿豆汤……”王儒雅在日记里写下感受,“透过四处粗犷的黄沙,我触摸到了最细腻的温情。”
从进门开始,亚细亚卓悦城就努力占据顾客的眼睛和耳朵。一楼的舞台上总有歌舞表演,旁边大屏幕实时直播、互动弹幕飘过。表演间隙,商场广播里的女声提醒:“每周一至周五6点,准时抽霸王餐……消费积分可兑换充电宝时长……”